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文言译文>《隋书·何妥传》

《隋书·何妥传》


隋书
原文
    何妥,字栖凤,西城人也。妥少机警,八岁游国子学,助教顾良戏之曰:“汝既姓何,是荷叶之荷,为是河水之河?”应声答曰:“先生姓顾,是眷顾之顾,是新故之故?”众咸异之。十七,以技巧事湘东王,后知其聪明,召为诵书左右。江陵陷,周武帝尤重之,授太学博士。宣帝初欲立五后,以问儒者辛彦之,对曰:“后与天子匹体齐尊不宜有五。”妥驳曰:“帝喾四妃,舜又二妃,亦何常数?”由是封襄城县伯。高祖受禅,除国子博士,进爵为公。
    妥性劲急,有口才,好是非人物。时纳言苏威尝言于上曰:“臣先人每诫臣云,唯读《孝经》一卷,足可立身治国,何用多为!”上亦然之。妥进曰:“苏威所学非止《孝经》厥父若信有此言威不从训是其不孝若无此言面欺陛下是其不诚不诚不孝何以事君且夫子有云:‘不读《诗》无以言,不读《礼》无以立。’岂容苏绰教子独反圣人之训乎?”威时兼领五职,上甚亲重之,妥因奏威不可信任。书奏,威大衔之。其后上令妥考定钟律。
    先是,太常所传宗庙雅乐,数十年唯作大吕,废黄钟。妥又以深乖古意,乃奏请用黄钟。诏下公卿议,从之。六年,出为龙州刺史。时有负笈游学者,妥皆为讲说教授之。为《刺史箴》,勒于州门外。在职三年,以疾请还,诏许之。复知学事。时上方使苏夔在太常,参议钟律。夔有所建议,朝士多从之,妥独不同,每言夔之短。高祖下其议,朝臣多排妥。妥复上封事,大抵论时政损益,并指斥当世朋党。于是苏威及吏部尚书卢恺、侍郎薛道衡等皆坐得罪。除伊州刺史,不行,寻为国子祭酒。卒官。谥曰肃。撰《周易讲疏》十三卷,《孝经义疏》三卷,《庄子义疏》四卷,《封禅书》一卷,《乐要》一卷,文集十卷,并行于世。   (节选自《隋书·列传卷四十》)

译文
    何妥,字栖风,是西城人。何妥年轻时就很机警,八岁时游学国子学,助教顾良和他开玩笑说:“你既然姓何,那么是荷叶的荷,还是河水的河?”(何妥)应声回答说:“先生姓顾,是眷顾的顾,(还)是新故的故?”大家都认为他不同一般。十七岁时,凭借巧妙的技能侍奉湘东王,后来(湘东王)知道他聪明,让他在身边诵读(诗)书。
江陵沦陷后,北周武帝格外看重何妥,授予其太学博士的职位。宣帝当初打算册立五位皇后,(并)拿这件事请教儒者辛彦之,辛彦之回答说:“皇后与天子同等尊贵,不适合立五个。”何妥驳斥说:“帝喾立有四位妃子,舜立有两位妃子,(后妃)又哪有固定的人数呢?”何妥因此被封襄城县伯。隋文帝接受禅位后,他被授予国子博士的职位,进封公爵。
    何妥生性刚强急躁,口才很好,喜欢评论他人是非。当时的纳言(官)苏威曾经对皇帝说:“我的先人常常告诚我说,只要熟读《孝经》,就足以立身治国,为什么要读那么多书呢?”皇帝也认为苏威的话是对的。何妥进言说:“苏威所读之书,(并)不止(孝经》(一种)。他的父亲如果真说过这话,(那么)苏威(就是)不听从父亲的教诲,他这是不孝;如果(他父亲)没有说过这话,这是当面欺骗陛下,他这是不忠诚。既不忠诚又不孝顺的人,凭什么来侍奉皇上?况且孔夫
    子说过这样的话:‘不读《诗经》的话,就无法言读;不读《礼记》的话,就无法立身。’怎么能容忍苏绰教导儿子却违反圣人的古训呢?”苏威当时兼任五个职位,皇帝非常亲近并重用他。何妥趁机进言苏威不可信任。奏章进呈给了皇帝后,苏威非常怀恨何妥。此后,皇帝让何妥考核审定音律。
    此前,太常所传授的宗庙雅乐,几十年间只传授大吕之乐,(而)废止黄钟之乐。何妥认为这与古代的风格趣味大相背离,于是奏请使用黄钟之乐。皇帝下诏让公卿们讨论这件事,采纳了何妥的意见。六年,何妥出任龙州刺史。当时有(到龙州)游学的人,何妥都为他们讲授(经典),教导他们。何妥还撰写了《剂史藏》,刻在龙州城门外的石头上。他在职三年,因病请求返回,皇帝下诏同意。又主持学习事务。当时皇帝让苏菱在太常,参与议定音律。苏菱有所建议,朝中之士大多听从他,只有何妥不同意,常常评说苏夔的短处。高祖把他的意见交给大臣们评议,朝臣们大多排斥何妥。何妥再次呈上密封的奏章,大多是评论时政的得失,并指摘、斥责当代的朋党。于是,苏威及吏部尚书卢恺、侍郎薛道衡等都因此获罪。(何妥)被授予伊州刺史的职位,没有成行,不久担任国子祭酒。最后死于任上,谥号肃。何妥撰有《周易讲疏》十三卷,《孝经义疏》三卷,《庄子义疏》四卷,《封禅书》一卷,《乐要》一卷,文集十卷,这些书籍并行于世。 

《隋书·何妥传》    

猜你喜欢

  • 赵燕扫粉

    旧题汉.伶玄《飞燕外传》:“飞燕姊弟事阳阿主为舍直,常窃效歌舞,积思精切……且专事膏沐澡粉,其费无所爱。”相传赵飞燕与其妹赵合德极善以脂粉妆扮美容。其费用奢侈,无所爱惜。后用为咏后妃妆扮之典。唐.李贺《春昼》:“卷衣秦帝,扫粉赵燕。”

  • 邯郸

    春秋前期卫邑,后期属晋,末年为赵氏邑。战国赵敬侯元年(前386)以后百六十年赵皆都于此。秦置县。为邯郸郡治。西汉高帝九年(前198)后为赵国都。从战国到西汉,邯郸是河北平原上的最大城市。工商业很发达,吕不韦曾在此经商,家累千金;郭纵“以铁冶成业,与王者埒富”。《盐铁

  • 傅柳

    读音:Fùliǔ《中国姓氏辞典》 收载。其注据新加坡 《联合晚报》称: “当代璧联姓。”

  • 弃瓢翁

    源见“许由瓢”。指许由,傲世的隐者。唐段克己《岁己酉春正月张汉臣下世因作古意四篇》之二:“世无弃瓢翁,轩轾定谁说?”【词语弃瓢翁】   汉语词典:弃瓢翁

  • 那竹台吉

    见“塔喇海台吉”(2163页)。

  • 珊竹

    又译撒只兀、散只兀儿。蒙古尼鲁温部的一支。《金史》作山只昆。成吉思汗兴起后,其首领赤儿吉歹把阿秃儿同哈答斤等部结盟。多次与成吉思汗作战,终被征服。 【检索珊竹 ==>】 古籍全文检索:珊竹     全站站内检索:珊竹

  • 婆娑巡检司

    元至元二十五年 (1288) 废婆娑府置,属辽阳路。在今辽阳丹东市东北九连城镇。明废。

  • 帅我

    【生卒】:1648—1725 【介绍】: 清江西奉新人,字备皆,号简斋。康熙五十年举人,官内阁中书。工书善画,尤明医理。与进贤齐之千组诗文社,有《墨澜亭集》、《简斋诗文稿》。 【帅我作品 ==>】 

  • 韦诞

    【生卒】:179—253 【介绍】: 三国魏京兆人,字仲将。韦端子。汉献帝建安中,为郡上计吏,特拜郎中。魏明帝太和中,为武都太守,以能书留补侍中。以光禄大夫逊位。善书,师法张芝、邯郸淳,诸体皆能,尤精大字,魏室宝器铭题皆出其手。书写讲究工具材料,善制墨。 【韦诞作

  • 完颜忒邻

    【生卒】:1202——1203 金章宗子。泰和二年生,即封葛王。次年死。 【完颜忒邻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