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文言译文>《南史·徐孝嗣传》

《南史·徐孝嗣传》


南史
原文
    徐孝嗣字始昌,东海郯人也。八岁袭爵枝江县公,见宋孝武,升阶流涕,迄于就席。帝甚爱之,尚康乐公主,拜驸马都尉。孝嗣姑适东莞刘舍,舍兄藏为尚书左丞,孝嗣往诣之。藏退谓舍曰:“徐郎是令仆人,三十余可知,汝宜善自结。”善趋步,闲容止。尚书令王俭谓人曰:“徐孝嗣将来必为宰相。”王俭亡,上征孝嗣为五兵尚书。其年,敕撰江左以来仪典,令谘受孝嗣。明年,从武帝幸方山。上曰:“朕经始此山之南,复为离宫,应有迈灵丘。”灵丘山湖,新林苑也。孝嗣答曰:“绕黄山,款牛首,乃盛汉之事。今江南未广,民亦劳止,愿陛下少更留神。”上乃止。历吏部尚书,领太子左卫率,台阁事多以委之。武帝崩,遗诏以为尚书右仆射。明帝谋废郁林,孝嗣即还家草太后令。郁林既死,明帝须太后令,孝嗣于袖出而奏之,帝大悦。时议悉诛高、武子孙,孝嗣坚保持之,故得无恙。孝嗣爱好文学,器量弘雅,不以权势自居,故见容明帝之世。建武四年,即本号开府仪同三司,让不受。时国用虚乏,孝嗣表立屯田,帝已寝疾,兵事未已,竟不行。及崩,受遗托,加中书监。永元初辅政,帝失德。始安王遥光反,众怀惶惑,见孝嗣入宫乃安。然群小用事,不能制也。时孝嗣以帝终乱天常,与沈文季俱在南掖门,欲要文季以门为应,四五目之,文季辄乱以他语,孝嗣乃止。群小亦稍憎孝嗣,劝帝除之。其冬遣茹法珍赐药孝嗣容色不异谓沈文季曰始安事吾欲以门应之贤叔若同无今日之恨。少能饮酒,饮药至斗余方卒。乃下诏言诛之。孝嗣之诛,众人惧,唯会稽魏温仁奔赴,以私财营丧事,当时称之。中兴元年,和帝赠孝嗣太尉,谥曰文忠。 
(选自《南史》,有删节)

译文
    徐孝嗣字始昌,是东海郯城人。孝嗣八岁时承袭了枝江县公的爵位,朝见宋孝武帝,登上台阶就流下泪来,一直到进入席位。皇上非常喜欢他,让他娶康乐公主为妻,任命他做驸马都尉。孝嗣的姑姑嫁给了东莞的刘舍,刘舍的哥哥刘藏是尚书左丞,孝嗣曾去拜访他。刘藏回来后对刘舍说:“徐郎是尚书令和仆射这样的人,三十多岁就可以知道了,你应该主动地好好和他结交。”尚书令王俭对别人说:“徐孝嗣将来一定会做宰相。”王俭死了,皇上征辟孝嗣为五兵尚书。这一年,皇上命令撰写晋迁到江南以来的仪礼典章,让人向孝嗣请教。第二年,孝嗣跟随武帝游幸方山。皇上说:“我打算开始营建这山的南面,重新造一个行宫,应该会超过灵丘。”灵丘的山和湖,是新林苑。孝嗣回答说:“绕过黄山,直抵牛首山,是汉朝盛事。现在江南地方不够开阔,人民也正劳苦不息,希望陛下还要谨慎从事。”皇上就停止了。孝嗣历任吏部尚书,兼任太子左卫率,尚书台中的大事大多委托给他。武帝去世,遗诏命他任尚书右仆射。明帝谋划废掉郁林王,孝嗣就回家起草太后的诏令。郁林王已经死了,明帝等待太后的命令,孝嗣从袖子里拿出诏令来交给他,明帝非常高兴。当时众人商议要把齐高帝、齐武帝的子孙全部杀掉,孝嗣坚持要保全他们,所以他们才能安然无恙。孝嗣喜好文学,他器量宏大,志趣清雅,从不夸耀自己的权势,因此在明帝时代能被容身。建武四年,加封孝嗣以本号开府仪同三司,他推辞不接受。这时国家财政空虚,孝嗣上表请求施行屯田制,当时皇帝已经卧病在床,战事还没有停止,最终不能施行。等到明帝驾崩,孝嗣接受遗命托付,加封中书监。永元初年他辅佐朝政,皇上德行不正。始安王萧遥光谋反,大家都很困惑遑急,看见孝嗣入宫才安定下来。但是一群奸臣掌管了国政,他也不能制服他们。那时孝嗣认为皇上最终会破坏天常,他和沈文季都在南掖门值班,想要文季开门做始安王的内应,四五次用眼神示意他,沈文季总是用其他的话岔开,孝嗣就停止了。那群小人也渐渐讨厌徐孝嗣,劝皇帝杀掉他。这年冬,皇上派遣茹法珍赐给他毒药,孝嗣脸色都没变,对沈文季说:“始安王起事,我想里应外合的,您若是赞同,我今天就没有遗憾了。” 孝嗣年轻时就能喝酒,吃了毒药后喝了一斗酒,才死去。皇上这才下诏令说已经诛杀了孝嗣。孝嗣被杀,众人害怕,只有会稽郡的魏温仁赶去吊唁,用自己的财产为他办了丧事,当时的人都称赞他。中兴元年,和帝追赠孝嗣太尉,谥号“文忠”。

《南史·徐孝嗣传》    

猜你喜欢

  • 屈邑县

    唐天祐中改文城县置,属慈州。治所在今山西吉县西北文城乡。五代唐复为文城县。 古县名。唐天祐中避朱全忠父讳改文城县置,治今山西省吉县西北文城。属慈州。五代唐复改名为文城县。

  • 李祗

    【介绍】: 唐宗室。太宗重孙。初封嗣吴王,玄宗时为东平太守。安禄山反,起兵勤王,玄宗壮之,迁陈留太守,持节充河南道节度采访使。后诏为太仆卿。 【李祗作品 ==>】 

  • 华希闵卒,年八十。

    据张慧剑《明清江苏文人年表》。顾栋高《延绿阁集序》:“若华子之于经,诚所谓不苟同,亦不苟异者也,其进于立言也几矣。华子著述甚夥,为诗歌赋颂多可观。尝欲删成《宋史》,作《宋史质疑》一编问世,人尤服其精识。余不概论,论其说经之大者。”(《国朝文汇》甲集卷五二)

  • 李义邕

    詠第七弟。位至太常少卿。庄帝即位前,义邕以中表亲,与帝相善。得帝信任。参预诛杀尔朱荣。被尔朱仲远杀害。(,参见《北史》) 【李义邕作品 ==>】 

  • 潧水

    即溱水。又名郐水。即今河南新密市东溱河。《水经 潧水注》: “潧水出郐城西北鸡络坞下,……潧水又东南流历下田川,径郐城西……又南注于洧。诗所谓溱与洧者也。世亦谓之为郐水也。”

  • 涂瑞卒,年六十六。

    据鲁仕骥《乡贡进士候选知县涂先生瑞墓志铭》(《碑传集》卷一二九)。《墓志铭》云:“读书博观约取,好稽考成迹以为师法。为文章未尝求工,而真意所贯,光明洞达,读者皆以为有用之文也。”《国朝文汇》乙集卷一五录其《曹参论》等文三篇。

  • 一束刍

    同“一束生刍”。清袁枚《后知己诗.华亭县知县程明愫》:“我有一束刍,何处招魂奠!”

  • 格致丛书

    丛书名。明胡文焕编辑。文焕字德甫,号全庵,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此书系杂采群书,陆续刻成,所收种数难以详考。现存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刊本,共一百七十种,四百五十一卷。多为经解、名物、养生、杂说、诗评之作,尤以明人著作居多。 【检索格致丛书 ==>】 古籍全文检索

  • 阿伦

    ?—1605明万历年间布依族苗族起义首领。贵州定番(今惠水)人。布依族。万历二十九年(1601),贵州饥荒,定番地震,天灾不断而赋役未减,民不聊生。三十三年(1605),率布依、苗等族人民起义。与阿万、阿绒率东路,以新添、平越(今福泉)、龙里、清平(今凯里)等卫为活动中心;西路由阿浪、阿戍率领,以贵州卫、贵州前卫为中心;铜仁、思石一带为苗族活动地区。先后攻打都清、平越、清平、贵州前卫和余庆、麻哈等

  • 杨芳林市

    即今湖北通山县西南四十里杨芳林镇。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通山县西南有杨芳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