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文言译文>《明史·郭登传》

《明史·郭登传》


明史
原文
    郭登,字元登,武定侯英孙也。幼英敏。及长,博闻强记,善议论,好谈兵。正统中,从王骥征麓川有功,擢锦衣卫指挥佥事。又从沐斌征腾冲,以功迁署都指挥佥事。十四年,车驾北征,扈从至大同。登告学士曹鼐、张益曰“车驾宜入紫荆关”,不从,遂及于败。当是时,大同军士多战死,城门昼闭,人心汹汹。登慷慨奋励,修城堞,缮兵械;拊循士卒,吊死问伤,亲为裹创傅药,曰:“吾誓与此城共存亡,不令诸君独死也。”景泰元年春,侦知寇骑数千,自顺圣川入营沙窝。登率兵蹑之,大破其众,追至栲栳山,斩二百余级,得所掠人畜八百有奇。边将自土木败后,畏缩无敢与寇战。登以八百人破敌数千骑,军气为之一振。捷闻,封定襄伯,予世券。时镇守中官陈公忌登。会有发公奸赃者,公疑登使之,遂与登构。帝谓于谦曰:“大同,吾藩篱也,公与登如是,其何以守!”遣右监丞马庆代公还,登愈感奋。初也先欲取大同为巢穴故数来攻及每至辄败有一营数十人不还者敌气慑始有还上皇意上皇既还,代王仕壥颂登功,乞降敕奖劳。兵部言登已封伯,乃止。二年,登以老疾乞休,帝不听。是时边患甫息,登悉心措置,思得公廉有为者与俱。其秋,以疾召还。登初至大同,士卒可战者才数百,马百余匹。及是马至万五千,精卒数万,屹然成巨镇。登去,大同人思之。成化八年卒。赠侯,谥忠武。登为将兼智勇。尝以意造“搅地龙”,凿深堑,覆以土木如平地,敌入围中,发其机,自相撞击,顷刻皆陷。又仿古制造偏箱车,中藏火器,上建旗帜,钩环联络,布列成阵,战守皆可用。其军以五人为伍,教之盟于神祠,一人有功,五人同赏,罚亦如之。十伍为队,队以能挽六十斤弓者为先锋。十队领以一都指挥,令功无相挠,罪有专责,一时称善。 
(节选自《明史·郭登传》) 

译文
    郭登,字元登,是武定侯郭英的孙子。从小聪颖敏捷。等到长大成人,博闻强记,擅长议论,喜欢谈论兵法。正统年间,郭登跟从王骥征讨麓川有功,被提升为锦衣卫指挥金事。郭登又跟从沐斌征讨腾冲,因功升任代理都指挥金事。十四年,皇帝北征,郭登护卫到大同。郭登对学士曹鼐、张益说“皇上应当进入紫荆关”,(那二人)不听,于是导致失败。在那个时候,大同军士大多战死,城门白天关闭,人心惶惶。郭登慷慨勉励,修整城墙,修缮兵器;抚恤士兵,慰问死者的家属和受伤的将士,亲自为他们包扎伤口敷上药物,说:“我发誓和此城共存亡,不让你们单独死去。”景泰元年春,侦察得知敌寇几千骑兵,从顺圣川侵入在沙窝扎营。郭登率兵跟踪,大败敌兵,追到考格山,斩首二百余人,获得被掠夺的人畜八百多。边将自土木堡之败以后,畏惧退缩没有敢于与敌作战的。郭登率领八百人打败敌人几千骑兵,军队士气为之一振。捷报奏报朝廷,郭登被封定襄伯,朝廷给予他世袭的铁券。当时镇守宦官陈公妒忌郭登。恰巧有人揭发陈公谋求受贿,陈公怀疑是郭登主使,就与郭登结怨。皇帝对于谦说:“大同是我的屏障。陈公与郭登如此,将拿什么守卫?”朝廷派右监丞马庆取代陈公,郭登更加感激奋发。起初,也先打算攻取大同作为据点,所以屡次来进攻。等到每次去攻打总是战败,有一营几十人不能生还的,敌势被震慑住,才开始有归还上皇之意。上皇已回,代王朱仕壥赞颂郭登功劳,请求颁发救书奖赏慰劳。兵部称郭登已封为伯,才作罢不再封赏。二年,郭登因为年老多病乞求退休,皇帝不允许。这时边患刚刚平息,郭登精心安排,想得到公正廉洁有作为的人和他一起(共事)。这年秋,郭登因病被召回京。郭登刚到大同时,可以作战的士兵才几百人,战马一百多匹。等到此时战马达到一万五千匹,精兵数万,大同屹然成为大镇。郭登离去,大同人很想念他。成化八年,郭登去世。赠侯爵,谥号忠武。郭登为将智勇双全。他曾经凭想象建造“搅地龙”,挖深沟,用土木覆在上面像平地一样,敌人进入阵中,发动机关,敌人自相撞击,一会儿全都陷入坑中。他又仿照古制建造偏箱车,车中藏有火器,上面插有旗帜,以钩环相互联络,排列成阵,攻守都可使用。他的军队以五个人为一伍,教导他们在神祠盟誓,一个人有功,五个人一起受赏,责罚也是如此。十伍为一队,队中以能拉开六十斤弓的人作先锋。十队以一名都指挥统领,命令他们战功不要相互阻挠,犯罪有专人负责,一时被人们称赞。 

《明史·郭登传》    

猜你喜欢

  • 张可复

    【生卒】:882—954 【介绍】: 五代时德州平原人,字伯恭。略通儒术,少习吏事。初仕后梁为安阳簿,又历事后唐、后晋、后汉,累有进爵。入后周,仕终右散骑常侍。迂懦无他才,唯以谨愿保长年,多为同列轻俊者侮。 【张可复作品 ==>】 

  • 王教

    【生卒】:1539—1603明山东淄川人,字子修,号秋澄。隆庆五年进士。授户部主事。万历间为吏部文选郎中,佐尚书陆光祖澄清吏治。万国钦因直言被贬,教以推举国钦,被斥革为民。有《铨部王先生集》。

  • 俞奕曾

    【生卒】:1251—1321 【介绍】: 宋元间江阴人,字仲山,号时斋。性高简,喜读书。元初避兵归里,筑草室一间,坐卧其中,往往枵腹不食。杜门四十余年,不入城府,官宦莫能窥其面。县学诸生争迎为师,辄辞谢。 【俞奕曾作品 ==>】 

  • 执法如山

    比喻执行法律、法令坚决不动摇。明.范景文《饬属疏》:“当此人情营竞,私意窥瞷,故必冷面似铁,执法如山。”《歧路灯》八八回:“本道言出如箭,执法如山,三尺法不能为不肖者宥也。”姚雪垠《李自成》二卷四八章:“向来闯王的军法无私,我老刘执法如山,你们不可忘记。”

  • 牸牛都尉

    官名。北齐置。 从九品上。 参见“牸牛局”。

  • 硖石

    地名。在今河南孟津县孟津老城西。《晋书魏浚传》:“永嘉末,与流人数百家东保河阴之硖石”;《资治通鉴》:南朝梁中大通元年(529),尔朱荣与元颢相持于河上,“荣命车骑将军尔朱兆与大都督贺拔胜缚材为筏,自马渚西硖石夜渡”,皆即此。 【检索硖石 ==>】 古籍全文检索:硖

  • 任笔沈诗

    指南朝梁著名一时的任昉的文章和沈约的诗。《南史.任昉传》:“(昉)既以文才见知,时人云‘任笔沈诗’,昉闻甚以为病,晚节转好著诗,欲以倾沈。” 【检索任笔沈诗 ==>】 古籍全文检索:任笔沈诗     全站站内检索:任笔沈诗

  • 阿法尼安

    读音:Āfǎ′ní′ān高山族姓氏。台湾高山族之卑南人有此姓。本为房名,以房名为姓。姓名构成: 名前、姓后。有“扎那法斯·阿法尼安”者。“扎那法斯”为名; “阿法尼安”为其祖奶名,后为房名。见《中国人的姓名·高山族》。

  • 张柬之

    【生卒】:625-706 字孟将,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初举进士,补青城丞。永昌元年以贤良征试,擢拜监察御史。长安中迁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诛杀张易之,为其首谋。中宗即位,以功授天官尚书,封汉阳郡王,并令罢知政事。不久被武三思陷构,贬新州司马,忧愤而卒。(,

  • 韦昭

    【生卒】:204—273名因避晋讳改曜。三国吴吴郡云阳人,字弘嗣。好学善属文。从丞相掾,除西安令,还为尚书郎,迁太子中庶子。奉孙和命撰《博弈论》。孙亮即位,为太史令,与华覈等撰《吴书》。孙休即位,为中书郎、博士祭酒,承旨校定众书。孙皓立,封高陵亭侯,为侍中,常领左国史。凤皇二年,以持正忤皓,下狱死。尝注《论语》、《孝经》、《国语》。撰《官职训》、《辩释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