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马
新莽末年活动于河北地区的一支农民起义军。同时在这一地区活动的尚有大肜、高湖、重连、五校等数十支农民起义军。他们或以山川土地为名,或以军营强盛为号,众上百万。铜马是其中最大的一支,首领为东山荒秃、上淮况等。河北地区的农民起义军活动分散,没有形成统一力量,后被东汉王朝分化瓦解,各个击破。公元24年,铜马兵败投降刘秀,有数十万众被收编。关中时称刘秀为“铜马帝”。铜马等部余众后拥立孙登为帝,不久失败。
【检索铜马 ==>】 古籍全文检索:铜马 全站站内检索:铜马
新莽末年活动于河北地区的一支农民起义军。同时在这一地区活动的尚有大肜、高湖、重连、五校等数十支农民起义军。他们或以山川土地为名,或以军营强盛为号,众上百万。铜马是其中最大的一支,首领为东山荒秃、上淮况等。河北地区的农民起义军活动分散,没有形成统一力量,后被东汉王朝分化瓦解,各个击破。公元24年,铜马兵败投降刘秀,有数十万众被收编。关中时称刘秀为“铜马帝”。铜马等部余众后拥立孙登为帝,不久失败。
即今江苏六合县东八百河。《方舆纪要》卷20江宁府六合县:冶浦河“在县东二里。源出牛头山,北通天长,南入滁河”。
在今山西大同市西北雷公山。《资治通鉴》:五代后唐清泰三年(936)七月,云州步军指挥使桑迁谋叛应河东,节度使沙彦珣突围“走出西山,据雷公口”,收兵入城平叛,迁败走,即此。 【检索雷公口 ==>】 古籍全文检索:雷公口 全站站内检索:雷公口
赐一甲钱架、陈万青、汪学金进士及第,二甲陈廷庆、曹振镛、张经田、翁元圻、杨伦、顾九苞等进士出身,三甲万承风、玉保、王友亮、许鸿磐、曾燠、丁杰、徐昆、戚学标等同进士出身。据《历科进士题名录》、《清通鉴》。
即铜驼坊,在东都洛阳皇城东、洛水北岸。亦代指洛阳。刘禹锡《泰娘歌》:“蕲州刺史张公子,白马新到铜驼里。”参见“铜驼陌”。
又作克默尔(儿)河卫。明永乐六年(1408)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奇集湖东南、斯特里卡湾以南的克默尔河流域。后废。 明永乐六年(1408年)置,治所今址不详,辖区约今俄罗斯黑龙江下游奇集湖东南克默尔河流域。后废。
字静夫,泰州人。成化甲辰进士,授南京吏部主事,历郎中,改北司考功,升大仆寺少卿,进本寺卿,转都察院右金都御史,历户部左右侍郎,改吏部。卒谥文懿。有《柴墟文集》。《息园存稿文》卷六《通议大夫南京吏部左侍郎储公行状》:“公生而颖异,六岁读书,过目成诵。九岁善属
亦曰鸣銮戍。在今内蒙古正蓝旗附近。《明史· 成祖纪》: 永乐八年 (1410) 远征漠北,“ (三月) 甲戌,次鸣銮戍”。又作鸣銮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附近。明永乐八年(1410年)明成祖朱棣阅兵于鸣銮镇,即此。
犹言无病呻吟。比喻无真情实感而故弄文墨。《红楼梦》第八七回:“感怀触绪,聊赋四章,匪曰无故呻吟,亦长歌当哭之意耳。” 其他 犹言无病呻吟。比喻无真情实感而故弄文墨。《红楼梦》87回:“感怀触绪,聊赋四章,匪曰~,亦长歌当哭之意耳。”△用于描写无真情实感而强作感
契丹石抹氏。哈剌帖木儿之子。曾随从成宗北征,为檀州知州,又为同知大都路总管府事。武宗即位,任御史中丞。后被右丞相铁木迭儿诬有奸赃、专制等事而杀害。追封蓟国公,谥忠愍。 【生卒】:?—1320 【介绍】: 元契丹人。石抹氏。曾从成宗北征,授檀州知州。入为礼部郎中,
1091—1127 宋抚州崇仁(今属江西)人,字德明。靖康初曾三次上书,提出改革政治和抵抗金人的建议,未被采纳。高宗即位,徒步赴行在,伏阙上书,指斥黄潜善、汪伯彦主和误国,并批评宫室燕乐之事。与陈东同时被害。著有《欧阳修撰集》。 【检索欧阳澈 ==>】 古籍全文检索:欧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