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惟中
元弘州(今河北阳原)人,字彦诚。少侍太宗,后奉使西域。太宗七年(1235),随皇子阔出攻宋,克枣阳、光化、随、郢等军、州。得名士数十人,于燕京(今北京)建太极书院,讲授理学。继耶律楚材为中书令(大必阁赤)。定宗元年(1246),为平阳宣慰使。宪宗二年(1252),改河南道经略使,主持唐、邓等处屯田。三年,改京兆宣抚使。九年,从忽必烈攻宋,为江淮京湖南北等路宣抚使。军还,病死蔡州(今河南汝南)。
【检索杨惟中 ==>】 古籍全文检索:杨惟中 全站站内检索:杨惟中
元弘州(今河北阳原)人,字彦诚。少侍太宗,后奉使西域。太宗七年(1235),随皇子阔出攻宋,克枣阳、光化、随、郢等军、州。得名士数十人,于燕京(今北京)建太极书院,讲授理学。继耶律楚材为中书令(大必阁赤)。定宗元年(1246),为平阳宣慰使。宪宗二年(1252),改河南道经略使,主持唐、邓等处屯田。三年,改京兆宣抚使。九年,从忽必烈攻宋,为江淮京湖南北等路宣抚使。军还,病死蔡州(今河南汝南)。
即折墌城。在今甘肃泾川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58泾州: 折墌城在 “州东北十四里。亦曰薛举城。唐初薛举尝据此,因名”。
读音:Zòu【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山东沂水(332)、山西平陆(298)、交城(350)、江苏武进(314)、新疆呼图壁(342)、台湾台中、台东、云林(68、261)、云南镇雄(331)、畹町、陕西富平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黑龙江之嫩江县,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大同、运城、沁县,陕西之韩城,湖北之武昌,广东之吴川,云南之马关,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
【介绍】: 清江苏昆山人,字章仲。徐乾学子,徐树榖弟。康熙二十一年进士,官至直隶巡道。与兄树榖同撰《李义山文集笺注》。 【徐炯作品 ==>】
源见“吐哺握发”。谓一次沐浴须三度握起已散之发,形容礼贤下士或政务繁忙。三国 魏 曹植《君子行》:“一沐三握发,后世称圣贤。” 见“一沐三捉发”。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干王恩高量广,不以初交见嫌,不以触犯见罪,虽兴周之姬旦,一饭三吐哺,~,无以过也。
【生卒】:1760—1813【介绍】: 清江苏武进人,字伯鸿。庄炘子。嘉庆间入赀为陕西咸宁知县。善诗文,又精考据训诂之学,曾校刊《淮南子》、《三辅黄图》诸书。通晓音律,好作篆书。有《吹香阁诗》。 【庄逵吉作品 ==>】
《后汉书.刘盆子传》载:赤眉军樊崇等欲立帝,求得军中景王的近属后代盆子、茂及孝。乃书木片为符曰“上将军”,又以两空木片置笥中,盆子等三人依次抽出木片。盆子得符,遂立为帝。后因以“探符”为选立皇帝的典故。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建炎元年七月》:“所幸探符之未获,奈何援笔以遽书。”清 陶澂《登恒山》诗:“凭高莫问探符事,昔日嬴秦亦已徂。”【词语探符】 汉语词典:探符
在今四川宜宾县西北月波乡。明正德《四川志》卷16宜宾县:月波水驿“在治西北三百四十里”。
官署名。北齐太常寺置,掌医药等事,有令、丞。隋朝令二员、丞一员,又有主药二员、医师二百员、药园师二员,医博士二员、助教二员、按摩博士二员、祝禁博士二员; 炀帝大业三年(607) 又置医监五员、正十员。唐朝令二员、丞二员、医监四员、医正八员,掌医疗之法; 其属有四: 医师、针师、按摩师、咒禁师,皆有博士执教,考试登用如国子监;课药之州置采药师一员,京师以良田为园,药园生业成为师; 另有药医、针助教,
字文邦,号龙湖,茶陵人。正德辛巳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谥文隐,改谥文毅,万历初复改谥文肃。有《张龙湖先生文集》十五卷。据吕本《大中太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赠少保谥文隐张公墓志铭》。
见“河道总督”。 【检索东河 ==>】 古籍全文检索:东河 全站站内检索:东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