蜢濮者山
亦作蜢䗱者石山。 在今云南凤庆县东北二百四十里。《方舆纪要》 卷118顺宁府: 蜢濮者山“土少石多,高峻骨立,宛如鬼工削成。下有聚落,俗呼蜢濮者”。
亦作蜢䗱者石山。 在今云南凤庆县东北二百四十里。《方舆纪要》 卷118顺宁府: 蜢濮者山“土少石多,高峻骨立,宛如鬼工削成。下有聚落,俗呼蜢濮者”。
兖州(今属山东)人。少为儒,历数镇从事。后唐时累迁尚书库部员外郎。后晋建立,任为西京留守判官,佐理皇子石重乂镇守。张汉宾兵乱,他不肯出缯帛赏乱兵,被杀。 【李遐作品 ==>】
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77岳州府临湘县: 南阳洲 “在县 (治今陆城镇) 西南五里江中。广饶可耕”。
指韩信率汉军与赵军作战,背靠河水排开阵势,置之死地而后生,决战取胜之战例。后以此典比喻后无退路,只有拼死进战以求生存。汉王刘邦派韩信和张耳率领汉兵数万攻打赵国(今河北地区)。赵王歇和主将陈馀,聚集二十万大军于井陉(xíng型)口(今河北井陉县东的井陉山上,称井陉关,又叫土门关),抵挡汉军。韩信就派遣一万人先出发,出井陉口,背靠河水摆开阵势。赵军望见这种阵势就大笑起来。天亮以后,韩信摆开大将旗号和仪
李白有《峨眉山月歌》、《渡荆门送别》、《秋下荆门》等诗,为初出蜀时所作,时当在本年秋,参见郁贤皓《李白丛考•李白出蜀年代考》。李白又有《大鹏赋》,序云:“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因著《大鹏遇希有鸟赋》以自广。此赋已传于世
源见“同舟共济”。喻同遭逆境,共图解救。宋苏轼《钟子翼哀辞》引:“同舟遇风,胡越可使为左右手,况吾民乎!”宋陈亮《谢赵同知启》:“鼓同舟遇风之势,成披云睹日之功。”【词语同舟遇风】 成语:同舟遇风汉语词典:同舟遇风
①西晋置,为牂牁郡治。治所在今贵州瓮安县东北。南齐属南牂牁郡。梁以后废。②唐武德五年(622)改万春县置,属渝州。治所即今四川永川市南朱沱镇。天宝初属南平郡,乾元元年(758)复属渝州。宋乾德五年(967)废入江津县。③北宋开宝六年(973)析汝阴县北万寿等五乡置,属颍州。治所在百尺镇(即今安徽太和县东北四十六里原墙镇)。《寰宇记》卷11万寿县:“以万寿乡为名。”宣和中改为泰和县。古县名。(1)西
【生卒】:498—532 名恭,字修业。拓跋弘孙,元羽子。魏宣武帝时袭爵,明帝时称哑疾居於佛寺。尔朱世隆等擒庄帝,立恭为帝,从此尔朱氏执朝政。高欢击败尔朱氏入洛阳,被废。接着被杀。或称前废帝。西魏追谥节闵皇帝。(,参见《北史》) 【魏节阂帝作品 ==>】
春,柳曾作《送僧浩初序》,辩韩愈《送元十八山人南游序》中讥其嗜佛事。六月,作《代柳公绰谢上任表》。八月,作《大理评事柳君志》。十月,作《上西川武元衡相公谢抚问启》。是年,另有《上岭南郑相公献所著文启》、《安南都护张公志》。【送僧浩初序】《黄氏日钞》卷六○:
古国名。西周封国。妘姓。在今山东省枣庄市南。《春秋》襄公十年(前563年):晋荀偃、士匄请伐逼阳,而封宋向戌焉,即此。后国灭于晋而地入于宋。
官署名。清雍正十三年(1735)高宗继位,命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等辅政,为总理事务王大臣。罢军机处之名,改称总理事务处,其军机处原办之一切政务,改由总理事务处办理;原任之军机大臣,除已受命为总理事务大臣者外,皆回本任。乾隆二年(1737),高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