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Huáng/Hwang,Wong,Hong,Hwong,Oei,Oey,Uy,Vong,Bong,Whang,Huag,Hoang,Hung,Hann,Kong,Woo,Wayne,Ng,Houang,Huynh,Huan,Huwang

【源】 ①系自嬴姓。颛顼曾孙陆终之后,受封于黄(故城在今河南潢川西12里),春秋时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4,9,12,17,60)。②出于金天氏。自台骀封于汾州(故治在今山西汾阳),其后为沈、姚、蓐、黄诸国,为晋所灭,后亦以黄为氏,见《宋学士集》(7,17,60)。③河西黄氏出自汉、晋时匈奴屠各部(242)。④金时女真人移剌氏(即耶律氏),汉姓为黄(71)。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牛庄等地(23)。又,清满洲八旗姓黄佳氏、乌雅氏、伊喇氏等后均改为黄氏(174,180)。⑤唐时突厥人姓突骑施后改为黄、黑二氏。⑥唐时邕管(故治在今广西南宁)蛮有黄姓,见《唐书》(60,91)。壮族姓(100)。其先民以部落旗子颜色为姓(250)。⑦清高丽人姓。凡三派,出易州、开州、益州等地(23,260)。今朝鲜族姓。⑧明、清时云南丽江府石鼓土把总有黄姓,系藏族(253)。⑨清贵州思州府土司黄姓始于明朝(172)。⑩景颇族曾行氏;汉姓为黄(166)。⑪裕固族西喇氏,汉族为黄(198)。⑫哈尼族埃拉氏,汉姓为黄(137)。⑬台湾土著(65)、白(138)、赫哲(186)、回(178)、京(104)、仫佬(112)、苗(115)、瑶(116,117,118)、彝(130)、布依(153)、土家(387)、黎(216)、蒙古(255)、保安、东乡、侗等民族及犹太人后裔(179)均有此姓。【望】 栎阳、安定、房陵、汉东、上谷、谯郡、江夏(17,21,60,418)。【布】 分布很广,约占全国人口2.2%,为中国人口最多10个姓之一。黄姓主要集中于长江以南地区。尤以广东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黄姓人口19%。四川、湖南、广西、江西等省(区)亦多此姓,上述5省(区)黄姓约占全国汉族黄姓人口56%。【它】 ①台湾黄姓,在日本侵占台湾时期曾被迫改姓日本姓共田、武田、守田、友田、横田、幸田、广田、广潮、广江、广��、广冈、广内等,这些姓均含黄字一部分或黄字。1945年台湾光复后,奉命全部恢复黄姓(65)。②台湾土著在日本侵占台湾时期曾被迫使用过日本姓高山、木下者,在1945年台湾光复后,奉命重新选择了黄姓(65)。【人】 黄歇,春秋时楚春申君(12,17)。

猜你喜欢

  • 读音:Huì【综】 源出不详。见《中国姓氏大全》(91)。广东高州有此姓。《中国姓氏大全》收载。其注云: “极罕见姓。”未详其源。不知其所本。(按: 蕙,香草名,疑或以草名为氏,如兰、荠之类?)

  • 尼堪

    【生卒】:?—1660 【介绍】: 清满洲镶白旗人,纳喇氏。崇德间官理藩院承政,领兵攻朝鲜、瓦尔喀。顺治间从多铎定河南。累迁至理藩院尚书,封二等子,致仕。以疾卒。 【尼堪作品 ==>】 

  • 佛陀跋陀罗

    359—429十六国时期佛教译经师。亦称佛大跋陀、觉贤。北天竺人。释迦牟尼叔父甘露饭王后裔。5岁丧父,17岁出家,以精禅律知名。曾从僧伽达多游罽宾,与后秦僧人智俨同从大禅师佛大先受禅法。应智俨之请,经陆路至交趾。复取海路至青州东莱郡(治所在今山东掖县)。闻鸠摩罗什已至关中,遂于东晋义照二年(406)赴长安共商经义。因素性重德行,曾为道恒摈斥,被迫率弟子慧观等40余人徙往建康,被慧远迎入庐山,于道场

  • 李元昌

    【生卒】:?-643 高祖第七子。初封鲁王,贞观十年改汉王。好学善隶书。历官华州刺史、梁州都督。后与承乾太子连谋,事发被迫自杀。(,参见《新唐书》) 【介绍】: 唐宗室。高祖第七子。初封鲁王,后改汉王。少好学,擅隶书;有勇力,善骑射,然颇违宪法。太宗手敕责之,遂生

  • 花釉瓷器

    陶瓷名词。是一类在黑釉、黄釉、黄褐釉、天蓝釉或茶叶末釉上饰以天蓝或月白色斑点的瓷器。其烧制是唐代陶瓷工艺的创造。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河南郏县黄道窑窑址首先发现花釉标本,七十年代以来又先后在河南鲁山、内乡、禹州及山西交城等地发现花瓷古窑址。 【检索花釉瓷器 ==

  • 元紀年 干支癸巳 公元1293年

    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都 廟號 謚號 建元 年號年次 輔政者 備 注 元 ⑧孛兒只斤忽必烈 大都 世祖  2 2至元30年 完澤等  薩迦 夏爾巴絳央希妥巴 薩迦 座主     統领西藏 13萬户 古格      480年  西藏阿里 大理         月 曆 表 6006—354—2193718

  • 袁枚游杭州吴山,时年九岁。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六:“余九岁时,偕人游杭州吴山,学作五律,得句云:‘眼前三两级,足下万千家。’至今重游此山,觉童语终是真语。”

  • 阿其格查依爾

    读音:Ēqígécháyīěr【综】 鄂伦春族姓。世居黑龙江多布库尔河、甘河等地区,汉姓为阿。后又分伊格吉依尔、嘎格达依尔等小姓,互不通婚(191)。鄂伦春族姓氏。意为“老鼠”,本氏族名,或以代姓。世居多布库尔河、甘河流域。后或改单姓“阿”,盖取阿其格查依尔氏之首音谐“阿”字而为姓。见《中国人的姓名·鄂伦春族》。或音āqígécháyīěr。

  • 二江

    二江古代郫、检二江的总称。战国秦李冰任蜀守时,兴修岷江水利工程都江堰,在今都江堰市南分江水为二支:北支为郫江,又名北江;南支为检江,又名流江、南江。分流经成都城北面、南面,然后合而南流。对交通及农田灌溉作用甚大。今成都市北的油子河和市南的走马河大体即古郫、

  • 无翼而飞

    比喻事物不待推行就迅速地自行传播。《战国策.秦策》:“众口所移,毋翼而飞。”“毋”:通“无”。鲁褒《钱神论》:“无翼而飞,无足而走。” 偏正 没有翅膀却会飞,比喻事物流传得很快。北齐刘昼《刘子荐贤》:“龙~,珠无胫而行。”△多用于事物传播的迅速方面。→不胫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