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锡缜

锡缜

1822—约1884

清朝大臣。原名锡淳,字厚庵。正蓝旗蒙古人。博尔济吉特氏。咸丰六年(1856)中进士,初任户部郎中,后任江西督粮道,因病请休。光绪四年(1878)十月,以内阁侍读学士、副都统衔,为驻藏帮办大臣。五年,因病未赴任。有才艺,工书法,善诗文,著有《退复轩诗文集》、《感旧拾遗集》、《金贞祐铜印题辞》等。所作《天池子》、《岷州道中二首》、《过新乐二首》、《关陇行七首》、《古北口三十韵》、《登楼》等反映现实生活的诗文,颇有进步意义。

猜你喜欢

  • 乐平郡

    东汉建安中分上党郡置。治沾县(今昔阳县西南)。辖境约相当今山西阳泉、和顺、昔阳、平定等市、县地。西晋改为国。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废。孝昌二年(526)复置。辖境相当今山西左权、和顺、昔阳、平定等县地。自东汉至北周,属并州。隋开皇初废入辽州。 【检索乐平郡 ==>】 

  • 美坪峒

    在今湖南桑植县西北五十里。旧为桑植安抚司驻地。《清一统志 永顺府》: 美坪峒 “旧桑植安抚司,领美坪、朝南、那步、人士、黄河、鱼龙、夹石、苦南、杆坪、蚕寮、金藏、拓山、烂洞、黄家、板山、龙潭、书洛等十七峒,皆苗僚聚处”。

  • 巴蔓子

    战国时巴国人。任将军。相传巴国内乱,向楚国求救,许事成酬以三城。楚既救巴,遣使请城。蔓子不予城而请持其头往谢,乃自刎。使者持其头回楚,楚王以上卿礼葬其头。巴人亦以上卿礼葬其身。

  • 宜都县

    南朝陈置。治今湖北宜都市,为宜都郡治。隋开皇七年(587)为松州治,十一年改名宜昌。唐武德二年(619),复名宜都,为江州治。贞观八年(634)后县属硖州。元属硖州路,明属夷陵州。清雍正十三年(1735)改属荆州府。1912年后属湖北省。1987年改设枝城市。 【检索宜都县 ==>】 古

  • 盐梅处

    源见“盐梅和鼎”。指宰相议事处,即门下省政事堂。唐沈佺期《自考功员外授给事中》诗:“何幸盐梅处,唯忧对问机。”按给事中乃门下省属官。

  • 洞噶拉山

    即今西藏堆龙德庆县西北东嘎拉。下临拉萨河。藏语意为白山咀、白山坡。另据清乾隆 《卫藏通志》 卷3称: “布达拉西三十里,耸峻连霄,高四百余丈。唐古忒语谓海螺曰洞噶,山形似螺,故名。” 古时上修碉卡,形势险要。

  • 相去无几

    述补 两相比较,相差不大。宋苏轼《乞不给散青苗钱斛状》:“二者皆非良法,~也。”钱钟书《围城》:“叔川的将略跟一般儒将~,而他的诗即使不是儒将做的,也算得好了。”△多用于比较方面。→不相上下 大同小异 ↔天差地远 天壤之别。也作“相差无几”、“相去咫尺”

  • 尚方宝剑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一回:“御赐尚方宝剑,先斩后奏,一路上代理民词。” “尚方宝剑”旧指皇帝封赐给大臣的剑,表示授予特权。今谓所授之特权即可称为 “尚方宝剑”。 为什么不称 “上方”宝剑而称 “尚方”呢? 原来,秦朝时设置有 “尚方”官署,属少府,有令、丞,专门为

  • 胡靖

    明福建南平人,后为僧,名澄雪。工书画,曾泛海游琉球诸岛。

  • 王在掌上

    《隋书.高祖纪上》:“〔高祖〕为人龙颜,额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后因以“王在掌上”表示有帝王相。清 邹容《革命军》一章:“此自秦以来,所以狐鸣篝中、王在掌上、卯金伏诛、魏氏当途、黠盗奸雄、觊觎神器者,史不绝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