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白獭

白獭

①借指美女脸颊的斑痕。日本日下部梦香《咏梅》词: “白獭痕消,苍蛟影迸,东风已破皴玉。”○獭髓。


【检索白獭 ==>】 古籍全文检索:白獭     全站站内检索:白獭

猜你喜欢

  • 包相卿

    【生卒】:?——1814四川邻水人。嘉庆六年(1801)充乡勇,隶松潘镇。先后从军镇压白莲教,平定瓦石坪兵变,两次用兵越#。以功升迁。历任广元营游击,懋功协副将,署建昌镇总兵。嘉庆十九年病卒。

  • 男大当娶,女大当聘

    见“男大须婚,女大须嫁”。老舍《骆驼祥子》14:“我这才是头一回……~。”

  • 觉铭

    【介绍】: 清僧。江苏青浦人,字慧照,号静远,自署云间方外画史。住圆津禅院。能诗工画,梁同书、钱大昕咸与订交。 【觉铭作品 ==>】 

  • 将溪

    即今福建闽江上源金溪。《元和志》 卷29建州将乐县: “将乐溪水,源出百丈岭,东北流经县界。” 《寰宇记》 卷 100南剑州将乐县: “将溪源从县西南屈曲数百里,合诸山水入邑界。” 《清一统志 延平府》 引 《旧志》: “在县西南八十里义丰都。其地有石牌场,溪源出焉。东

  • 公田镇

    在湖南省岳阳县东部。面积87.8平方千米。人口2.8万。镇人民政府驻公田,人口3430。相传原名马鞍,后因当地有“地方公益田”,习称公田。明成集后称公田市。1950年置铁山乡,1958年属铁山公社。1961年析置公田公社,1984年置公田镇。1995年大塅乡并入。主产稻,并产油菜籽、大

  • 雉山县

    隋大业三年 (607) 改新安县置,为睦州治。治所在今浙江淳安县西千岛湖南山岛附近。《元和志》 卷25: “以县南有雉山,因名之。” 唐文明元年 (684) 复改新安县。古县名。隋大业初以新安县改名,治今浙江省淳安县西新安江中。以县南雉山得名。为遂安郡治。唐初仍为睦州治。文明元年(684年)复名新安县。

  • 栅口

    亦称栅江口。古栅水入江口。在今安徽芜湖市东北裕溪口。《水经沔水注》: “江水自濡须口又东,左会栅口。” 《陈书侯瑱传》: “瑱至梁山,王琳至于栅口,又以瑱为都督,侯安都等并隶焉。瑱与琳相持百余日未决。” 即此。 即古栅水入长江之口。在今安徽省无为县东南(濡须口

  • 唐家寺

    在今四川成都市东北弥牟镇。民国 《新都县志》 卷1: 弥牟镇 “一名唐家寺,在县东北十七里。后唐时已有之,明季兵燹,废为邱墟。清康熙二十 一年重建”。

  • 跳丧

    土家族丧俗。亦称跳牌、跳流落。丧家在亲朋悼念亡者时举行的一种击鼓踏啼活动。一般在晚上举行。湘西凤凰等地由流落主持。流落(似汉族道士)身着法衣,杀牲祭祀,可视丧家贫富而定杀牛或猪、羊、鸡等。跳牌时,由流落击鼓,唱“冷歌”、“擂歌”、“十二花歌”等。清江流域称跳丧舞,入夜后由一人在棺旁击鼓唱歌,众人应歌而起。舞者由2人、4人、6人对跳,人多时可达几十对。围观者随意入舞,舞者无悲意。舞步动作有“滚身子”

  • 江南东道

    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分江南道置,治所在苏州(今江苏苏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长江以南,浙江、福建二省以及安徽歙县、绩溪、休宁、祁门、黟县与江西婺源、玉山等县地。乾元元年(758)废。 唐十五道之一。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分江南道置,简称江东道。治苏州(今江苏苏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