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灰堆
《太平御览》卷四七二、卷五百引《录异传》、宋高承《事物纪原.岁时风俗.捶粪》载:相传庐陵商人欧明遇彭泽湖神清洪君遣吏相邀,以婢如愿许之。明携之归,意有所愿,如愿辄使得之,数年大富。后不复相爱。正月岁朝鸡初鸣,明呼如愿不起,怒欲捶之,愿走入粪堆而去。明以愿仍在其中,以杖击之使出;不得,因曰:“汝但使我富,不复捶汝也。”后民间于正月初一鸡鸣时捶打灰堆谓能致富,本此。宋范成大有《腊月村田乐府.打灰堆》诗。
【词语打灰堆】 汉语词典:打灰堆
《太平御览》卷四七二、卷五百引《录异传》、宋高承《事物纪原.岁时风俗.捶粪》载:相传庐陵商人欧明遇彭泽湖神清洪君遣吏相邀,以婢如愿许之。明携之归,意有所愿,如愿辄使得之,数年大富。后不复相爱。正月岁朝鸡初鸣,明呼如愿不起,怒欲捶之,愿走入粪堆而去。明以愿仍在其中,以杖击之使出;不得,因曰:“汝但使我富,不复捶汝也。”后民间于正月初一鸡鸣时捶打灰堆谓能致富,本此。宋范成大有《腊月村田乐府.打灰堆》诗。
读音:Pàn′guān《姓氏词典》 引 《唐书》 收载,其注称: “唐有泮官·特勒。”未详其他。
蒙文史籍作鄂卜锡衮青台吉、乌巴繖察青台吉。明代蒙古达延汗之子。阿速部领主。其领地后为右翼永邵卜万户领主我托汗卜只剌台吉所并。 【检索五八山只台吉 ==>】 古籍全文检索:五八山只台吉 全站站内检索:五八山只台吉
①在今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鹤溪镇)。《方舆纪要》卷94景宁县:印山“在县治北,本名桂山,有石方正如印,因改今名”。②在今广西隆安县西。《明一统志》卷85太平府:印山“在都结州治(今都结乡)南。以形似名”。③在今广西来宾县西南迁江镇西北。《方舆纪要》卷109迁江县:印山“在县西二里。有泉石之胜”。《清一统志·思恩府》:印山“在迁江县西,隔红水江二里。中有八仙洞。山半有遇仙岩,岩内产鸳鸯石。亦曰鸳鸯窝
?—1407 明凤阳定远(今属安徽)人。东川侯胡海之子。洪武二十一年(1388)入选为南康公主驸马。从师于黄岩、徐宗实等名儒。建文三年(1401)从李景隆北征燕王朱棣,于白沟河兵败被俘。永乐初,为都御史陈瑛所弹劾,罢朝请,入狱,不久自杀。 【检索胡观 ==>】 古籍全文检索:胡观
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将军松柏不翦,亲戚安居;高台未倾,爱妾尚在。悠悠尔心,亦何可述。今功臣名将,雁行有序。怀黄佩紫,赞帷幄之谋;乘轺建节,奉疆埸之任。并刑马作誓,传之子孙。将军独䩄颜借命,驱驰异域,宁不哀哉!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置,为川滇边务大臣驻地。治所在今四川巴塘县。次年升为巴安府。1913年复改巴安县,属边东道。次年属川边特别区。1939年属西康省。1951年改为巴塘县。1955年属四川省。古旧县名。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于巴塘土司地置。翌年升巴安府,1913年裁府改县,治巴塘(今四川巴塘县驻地夏邛镇)。1951年撤销,更名巴塘县。原属川边特别区、西康省,1955年西康省撤销,划归四
明陵中祾恩殿前大门。始定于嘉靖十七年(1538)二月,世宗于天寿山祭陵时,改享殿名祾恩殿,称殿前之门为祾恩门。 【检索祾恩门 ==>】 古籍全文检索:祾恩门 全站站内检索:祾恩门
欢乐到极点,将转而发生悲伤之事。元.无名氏《点绛唇.赠妓》曲:“叹光阴白驹过隙,我则怕下场头乐极生悲。”《警世通言》卷一七:“那王涯丞相只道千年富贵,万代奢华,谁知乐极生悲,一朝触犯了朝廷,阖门待勘,未知生死。”清.壮者《扫迷帚》一九回:“及至会散回家,只
【生卒】:1816—1861 【介绍】: 清宗室,字雨亭,一字豫庭。郑亲王端华弟。深得咸丰帝宠信,历官至户部尚书、御前大臣。能拔擢人才,力主重用曾国藩、左宗棠等与太平天国对抗。对俄严词拒签《瑷珲条约》。帝死时,受命为赞襄政务王大臣,力抗皇太后垂帘。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
又名清水。即今山西中阳县境之南川河。源于中阳县南,北流入北川河。《元和志》卷14平夷县:“宁乡水在县西南一百五十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