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麻河卫
明永乐八年(1410)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乌苏里江支流伊曼河流域。后废。
明永乐八年(1410年)置,治所今址不详,辖境约当今俄罗斯乌苏里江以东伊曼河流域。后废。
明永乐八年(1410)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乌苏里江支流伊曼河流域。后废。
明永乐八年(1410年)置,治所今址不详,辖境约当今俄罗斯乌苏里江以东伊曼河流域。后废。
同“后至之诛”。清吴伟业《廿五日偕穆苑先等游石公山》诗:“或负藏壑舟,或戮专车骨。”
源见“中流击楫”。赞美晋祖逖誓死收复失地廓清中原的壮烈气概。北周庾信《拟连珠》:“是以刘琨之英略,莫知自免;祖逖之慷慨,裁能渡河。”
【介绍】: 宋隆兴奉新人,名幼遇,一作时遇,以字行,别字劲弦。与兄阴中夫同登宋宝祐九经童科。宋末登进士第。入元不仕。编有《韵府群玉》,分韵一百零六部,摘录典故词藻,隶于各韵之下,为现存最早以韵隶事之类书。所分韵部为后世作诗赋遵用为标准,清修《佩文韵府》及通
在江西省乐安县西北部。面积258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人民政府驻戴坊街,人口1200。明代戴姓从附近戴坊村迁此务农经商,名戴坊街。1949年为戴坊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设乡,1985年改置镇。2001年鹏洲乡并入。盛产稻、烟叶。有锅炉、陶器、纺织器材、油漆等厂。临八公
【生卒】:1851—1908【介绍】:清江苏川沙人,字锦春。幼孤。在上海为泥水匠。光绪十六年应税务司征改建江海关,落成后大为西人赞赏。营业既盛,乃以所入购地建屋,数年后地价猛涨,乃成巨富。以助赈得盐运司运同衔。二十八年起,捐资创设广明小学、师范传习所、浦东中学等。
?—1649 明末清初陕西米脂人。初隶李自成农民军将领王体忠,骁勇善战,号王杂毛。永昌二年(顺治二年,1645)李自成死,从体忠降清。旋杀体忠代为副将,举兵附金声桓,连下江西诸州府。永历二年(顺治五年,1648)因功不得叙,怂恿声桓据南昌叛清,自称建武侯。后困守南昌,援绝粮
官署名。宋朝置,属光禄寺,掌供奉果品及茶酒等物,以备游幸、饮宴之用,兼掌翰林院事。设勾当官四人,以诸司使、副使及内侍充任。官署名。宋置此司,属光禄寺,掌供果实及茶茗汤药。见《宋史·职官四·光禄寺》。
源见“哭秦庭”。指包胥乞求援兵,形容救国之情真切。康有为《住香港半月日本总理大臣招游》诗之二:“黎洲乞师曾到此,勃胥痛哭至于今。” 【检索勃胥痛哭 ==>】 古籍全文检索:勃胥痛哭 全站站内检索:勃胥痛哭
1740—1800 清安徽太和人。原以经商为业,后拜李伯禄为师入混元教(白莲教支派)。乾隆五十三年(1788)至隆德配所,探望师父刘松,商定改混元教为三阳教,并提出“弥勒转世,保辅牛八”之反清复明口号。后传教于豫、皖、鄂等省。五十九年,被官府逮捕,旋因族兄刘起荣被拘,乃被
字成之,睢州(今河南睢县)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历山东副使、山西按察使。分巡辽阳时,开垦滨海圩田数万顷,民名之曰“蔡公田”。嘉靖时任大同巡抚、兵部右侍郎。曾抚定大同兵变。在镇,威德大著。托病辞官归,居二年,奉诏起用。未至京,得病告归卒。年九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