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百科知识>蒙古族

蒙古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于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青海、甘肃、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区的自治州、县,其余散居于宁夏、河北、河南、四川、云南、北京等地。人口4802407人(1990年)。操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三种方言。使用回鹘式蒙文,经历代改革,规范为现在的蒙古文。元代曾一度推行过八思巴字。十七世纪中,卫拉特高僧咱雅班第达在蒙古文基础上创托忒文,在今新疆蒙古族中通用。其族源与中国北方东胡、鲜卑、契丹、室韦有关。“蒙古”最初为一个部的自称,为唐代室韦的一支,《旧唐书》称为蒙兀室韦,居于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后迁至不儿罕山(今蒙古国肯特山)一带,发展为许多部。十二世纪末,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于1206年建蒙古国,自此以“蒙古”为族称,形成稳定的民族共同体。蒙古贵族又在中国西部、中亚和东欧等地建钦察、察合台、窝阔台、伊儿四个汗国。忽必烈平大理国,招降吐蕃诸部,灭南宋,统一中国,建立元朝,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版图。明代,蒙古地区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史称为鞑靼、瓦刺、兀良合三卫等。鞑靼部形成六万户,分左、右翼,分布于大漠南北。漠西的瓦刺渐分为绰罗斯(准噶尔)、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和硕特四部。清代统一后,建“盟旗制度”,分封蒙古王公,加强对蒙古族的统治。近代蒙古族掀起了强大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并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作出了重大贡献。1947年建立内蒙古自治区。建国后,又先后建立三个自治州、七个自治县。蒙古族以游牧为主,自明代后期以后,农业、手工业开始发展,部分人开始定居。家庭为一夫一妻制,父母从幼子而居。古代盛行萨满教,元代蒙古宫廷曾引入藏传佛教,封藏僧为帝师,但未在民间流行。明代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风行蒙古,寺庙林立。有悠久的文化传统,曾创作了《蒙古秘史》、《俺答汗传》、《蒙古黄金史》、《蒙古源流》等优秀历史著作。其文学、绘画、服饰、音乐、歌舞独具一格。传统节日有那达慕大会等。


【检索蒙古族 ==>】 古籍全文检索:蒙古族     全站站内检索:蒙古族

猜你喜欢

  • 界首河

    即今四川叙永、纳溪二县境之永宁河。《方舆纪要》 卷73永宁宣抚司: 永宁河 “亦曰界首河”。《明史·曹震传》: 洪武二十四年 (1391),“会永宁宣慰司言: 所辖地有百九十滩,其八十余滩道梗不利。诏震疏治之。震至泸州按视,有支河通永宁,乃凿石削崖令深广,以通漕运”。指此。

  • 枢铭

    西夏职官名称之汉译名。宋代史籍记载的西夏遣宋使臣官名。如史载宋嘉祐六年(1061)十二月,西夏派遣使臣枢铭靳允中等赴宋朝贺正旦。后世称“蕃官名号”,其西夏职官品位不详。

  • 返本还元

    犹返本还源。元 李寿卿《度柳翠》楔子:“那时着第十六尊罗汉月明尊者,直至人间点化柳翠,返本还元,同登佛会。”《快心编二集》第四回:“如此则以外物染移灭了真性,不能返本还元,那得成仙作祖。”参见“返本还源②”。 见“返本还源”。《西游记》66回:“即时~,复得金

  • 《神童庄有恭》

    方舆胜览原文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诸役以其幼而忽之,未及阻其前进。将军方与客弈,见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

  • 周武王

    【介绍】: 西周国君。姬姓,名发。文王子,嗣为西伯。遵文王灭商遗志,盟诸侯于孟津,兴师伐纣。牧野之战大胜,灭商,建立周王朝,都镐。分封诸侯。灭商后二年而死,在位十九年。 【周武王作品 ==>】 

  • 王定民

    【介绍】: 宋亳州人。哲宗元祐中知湘阴县,创学宫于南浦,以为诸生修业之所。移知衡阳县,兼权教授,又修葺学宫,撰劝学文,以告士众,一时士皆感奋。 【王定民作品 ==>】 

  • 断弦

    源见“琴瑟”。古以琴瑟调和喻夫妻和谐,故谓丧妻为“断弦”。宋郑刚中《答潼州宇文龙图》:“自闻抱琴瑟断弦之悲,日欲修慰。”【词语断弦】   汉语词典:断弦

  • 别封

    北周封爵制度。已有爵位者又立新功,原爵已高(多为郡公),难再升迁,则另授封爵,称别封。一般回授次子,也可依立功者意愿封给其他亲属。 【检索别封 ==>】 古籍全文检索:别封     全站站内检索:别封

  • 陶拱

    【介绍】:一作陶洪。生平事迹不详。《全唐诗》存其省试诗《秋日悬清光》1首。

  • 东运河

    即“泇河”。 【检索东运河 ==>】 古籍全文检索:东运河     全站站内检索:东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