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Gàn/Gann

【源】 见《万姓统谱》(15)。淦之俗写,或系淦之省点而改,有别于淦氏,犹如庞厐、涂凃、淩凌等姓。【布】 台湾台中有此姓(68,261)。【人】 凎安,宋时曲江人,靖州人,知靖州(21)。

猜你喜欢

  • 余蘅

    【介绍】: 一作俞蘅。清江苏常熟人,字芳洲,号药亭。善画,花鸟得余珣之法。长于泼墨写意,醉后放笔,尤纵逸有神。 【余蘅作品 ==>】 

  • 三卫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设朵颜、泰宁、福余三卫于兀良哈之地,通称兀良哈三卫或朵颜三卫。简称三卫。其牧地在今内蒙古东北部洮儿河、绰儿河下游和黑龙江西部嫩江下游一带。宣德、正统间逐渐南徙,其后遂定牧于蓟辽边外北至今西拉木伦河、西辽河和东辽河一带。16世纪中叶以后渐为蒙古部落所并。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置朵颜、泰宁、福余三卫于兀良哈部族,通称兀良哈三卫或朵颜三卫,简称三卫。其牧地约今嫩江下游及洮

  • 不为五斗米折腰

    五斗米:形容俸禄少、官职小。折腰:卑躬曲膝。原指不为很少的俸禄而屈身士人,暗指辞官不做。现在也形容不能为了利益而出卖人格。陶潜(事迹见前“不求甚解”条)刚当上彭泽令不久,郡守派遣督邮(一种管监察的官)来彭泽视察工作。县吏告诉陶潜应当系上衣带,穿好官服去见督邮

  • 弥兰大河

    即今印度河。《新唐书地理志》 附“广州通海夷道”: “ (提��国) 其国有弥兰大河, 一曰新头河, 自北渤昆国来, 西流至提��国北, 入于海。”

  • 戎坝

    即九龙县。今四川九龙县。民国《九龙县图志》:“九龙县原名戎坝。南距康定三百六十里。向为明正土司管辖之地。旧制:以百户分治:名曰菩萨龙、三岩龙、墨池龙、麦地龙、八义龙、八阿龙、迷窝龙、洪坝龙、湾坝龙。”

  • 抛乡离井

    离开家乡故土。靳以《去路》二:“我这么大年纪,我可不愿意抛乡离井地走那么远。”刘白羽《新社会的光芒》:“那时在烧杀抢掠的恐怖下,无数群众抛乡离井,逃向解放区。” 见“背井离乡”。刘白羽《新社会的光芒》:“那时在烧杀抢掠的恐怖下,无数群众~,逃向解放区。”

  • 黄瓜园镇

    在云南省元谋县中部、龙川江东岸。面积69平方千米。人口1.3万。镇人民政府驻黄瓜园,人口3600。因此地盛产黄瓜得名。清设太平乡。民国为元谋县第五区。1950年为第一区安定乡。1958年属苴林公社。1974年设黄瓜园镇。地处元谋热坝,产稻、玉米、花生、甘蔗、蔬菜、香蕉、西瓜、

  • 池塘七夕

    【介绍】:温庭筠作。一作《初秋》。咏男女七夕欢会事。用烘托手法,以易于触发联想的时间、地点和环境烘托所言,写得朦胧隐约。诗语花团锦簇,表现出诗人在语言运用上注重表现官能感受的特点。整首诗显露出向词演进的倾向。

  • 曾鉌

    ?—1899 清满洲正白旗人,喜塔腊氏,字怀清。宁夏将军庆昀之子。累迁郎中,充军机章京,转御史。光绪九年(1883)出为陕甘督粮道,清理纳粮之积弊。设立蚕桑局,聘织师传授技术。十三年迁按察使,次年迁甘肃布政使。二十四年擢湖北巡抚,力主变法,遂假陕甘总督印上陈补官、掣签

  • 谏伏青蒲

    青蒲:用蒲草编织的席垫,铺在皇帝寝室内,除皇后之外,任何人不得至此。汉元帝竟宁元年(前33年),元帝病重。宠妃傅昭仪及其子定陶王常在元帝身边侍奉,而皇后和太子却很少能见到元帝。汉元帝病情逐渐加重,心情常常不平静,好几次询问尚书(执掌殿内文书,在皇帝左右处理政务的官)当年汉景帝立胶东王的史事。这时,太子的大舅阳平侯王凤任卫尉侍中,他和皇后、太子都为此而忧伤,但又无计可施。驸马都尉史丹利用与皇上关系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