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事件>自二月至本月,胡大海攻绍兴,不下而去,徐勉之撰《保越录》一卷以记其事。

自二月至本月,胡大海攻绍兴,不下而去,徐勉之撰《保越录》一卷以记其事。

徐勉之鄱阳人。两领乡荐,为慈湖书院山长,迁海宁州儒学教授。著有《保越录》一卷,并编有《科名总录》等。《保越录》一卷,今存《四库全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四库提要卷五十八:“《保越录》一卷,不著撰人名氏。载元顺帝至正十九年明师攻绍兴事。是时明将为胡大海,御之者张士诚将吕珍也。凡攻三月,卒不能下,乃还。是录称士诚兵曰我军,称珍曰公,殆士诚未亡时绍兴人所纪。其中称明为大军,及太祖高皇帝字,则疑士诚亡后,明人传钞所改耳。绍兴自是以后,犹保守八年。及至正二十六年,始归于明。珍亦至是年湖州之败,乃降于徐达。虽初事非主,晚节不终,而在绍兴则不为无功矣。大海攻绍兴挫衂,及其纵兵淫掠,发宋陵墓诸恶迹,《明史》皆不载。所录张正蒙妻韩氏、女池奴、冯道二妻抗节事,《明史》亦皆不书,尤足补史传之遗。”《四库提要辨证》卷六:“《保越录》一卷。嘉锡案:此书陆心源刻入《十万卷楼丛书》,题作元徐勉之著。后有同治丁卯大兴傅以礼节子跋云:‘是书余所见有二本。一为杭州吴氏瓶花斋旧钞,不著撰人名氏,卷首并佚。其序中称明兵为大军及太祖皇帝字样。今著录《四库》者,即祖是本。一为明代越中椠本,并《武备志》《古越书》后,题曰元徐勉之撰。前有自序,结衔为乡贡进士、杭州路海宁州儒学教授。中以明兵为敌军,明祖为敌主,间有寇贼之称。近时袖珍坊刻,即祖是本。顾越中旧椠,世不多见。自明以来,辗转传钞,各名家著录,姓名各异。《千顷堂书目》但云张士诚幕客作。《山阴志》则属之山阴郭钰。惟王士祯《居易录》、许尚质《酿川集》悉合,则是书出勉之手无疑。’(此跋亦见华延年室题跋卷上)其所考据甚核。谈迁《枣林杂俎》智集云:‘张士信《保越录》,盖守绍兴拒官兵全城事,出越人笔。词多指斥,云红寇。山阴祁彪佳有其书。常熟钱谦益录之,改帝号,非复旧本。’以谈氏之言,合之傅氏所考,疑祁彪佳所藏者即明代越中椠本。而《四库》之所著录及近代之所传刊,则皆出于钱谦益改订之本耳。”

猜你喜欢

  • 吴安国

    宋处州(治今浙江丽水)人,字镇卿。宣和初太学进士,累迁考功郎官。后以太常少卿使金,被金人扣留,不屈,靖康初遣还。后知袁州卒。 【检索吴安国 ==>】 古籍全文检索:吴安国     全站站内检索:吴安国

  • 夏贺良

    【生卒】:?—前5 西汉末年重平(今河北吴桥东)人。方士,甘忠可弟子,哀帝时,任待诏,陈说汉家气运已衰,须重新受命于天。其时社会危机严重,哀帝遂采其建议,以建平二年为太初元年,改帝号曰“陈圣刘太平皇帝”,企图以此欺骗人民,挽救西汉统治危机。因无效果,他被以诬罔

  • 黑乌赤狐

    《诗经.邶风.北风》:“莫赤匪狐,莫黑匪乌。” 诗以狐比大官,以乌鸦比小官。周代大官穿红衣,小官穿黑衣。“黑乌赤狐”即称代大小官吏。 清.侯方域《卢告》:“负涂而载鬼,黑乌而赤狐,意者其吾族中败类之子耶!” 【检索黑乌赤狐 ==>】 古籍全文检索:黑乌赤狐   

  • 口不绝吟

    主谓 口里不停地吟诵。形容学习刻苦。《旧唐书韩愈传》:“先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褒义。用于形容学习求知方面的认真刻苦。→手不释卷 孜孜不倦 ↔有口无心

  • 鄂尔珲山所

    见“哈鲁门山千户所” (1645页)。

  • 凌云翰授成都教授。

    夏节《柘轩集行述》:“国朝洪武初建立学校,招延文学老成、经明行修之士,训迪生徒,时则典教叶居仲、徐大章,司训王好问、瞿士衡、莫景行、何彦恭,适同其事,咸称得人。浙省参政鄱阳周公伯温,扁其读书处曰‘安易’,总制马公、参政徐公接以宾礼,与之唱和。洪武辛酉,以荐

  • 冯定

    【生卒】:?-846字介夫,宿弟。贞元进士。宝历时拜郢州刺史、河南少尹。太和九年后历任太常少卿、太子詹事、卫尉卿。其文章有名于时,多流传国外。(,参见《新唐书》)【生卒】:?—846唐婺州东阳人,字介夫。与弟宿齐名。第进士异等。三迁祠部员外郎,出为郢州刺史。文宗大和中累迁谏议大夫,时李训等败,多诛公卿,中外危惴。文宗改元御殿,仇士良请以神策仗卫殿门,定力争罢之。以散骑常侍致仕。卒谥节。

  • 醉后赠张九旭

    【介绍】:高适作。为天宝十一载(752)作者入长安与张旭相见共饮醉后所写。诗中赞扬了张旭超凡入圣的书法造诣及其嗜酒酣饮、淡泊荣利、遗世旷放的独特性格。语言浅近自然,亲切有味,在发自肺腑的议论中粗笔勾勒出人物的鲜明个性。

  • 李词

    【介绍】: 唐宗室。李模子。德宗贞元八年,官寿安令。十四年,自万年令出守湖州。迁光禄少卿。宪宗元和二年,自商州刺史出为黔中观察使。入为宗正卿,迁太子宾客、散骑常侍。 【李词作品 ==>】 

  • 春秋西戎国。 在今甘肃陇西县东南。 《史记匈奴列传》: “自陇以西有緜诸、 绲戎、 翟、 䝠之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