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文言译文>《旧唐书·崔知温传》

《旧唐书·崔知温传》


旧唐书
原文
    ①崔知温,许州鄢陵人。祖父崔枢,司农卿。父义真,陕州刺史。知温初为左千牛。麟德中,累转灵州都督府司马。州界有斛薛部落万余帐数侵掠居人百姓咸废农业习骑射以备之。知温表请徙于河北,斛薛不愿迁移。时将军契苾何力为之言于高宗,遂寝其奏。知温前后十五上诏,竟从之,于是百姓始就耕获。后斛薛入朝,因过州谢曰:“前蒙奏徙河北,实有怨心。然牧地膏腴,水草不乏,部落日富,始荷公恩。”拜伏而去。
    ②知温四迁兰州刺史。会有党项三万余众来寇州城,城内胜兵既少,众大惧,不知所为。知温使开城门延贼,贼恐有伏,不敢进。俄而将军权善才率兵来救,大破党项之众。善才因其降,欲尽坑之,以绝后患,知温曰:“弗逆克奔,古人之善战。诛无噍类,祸及后昆。又溪谷峥嵘,草木幽蔚,万一变生,悔之何及!”善才然其计。又欲分降口五百人以与知温。知温曰:“向论安危之策,乃公事也,岂图私利哉!”固辞不受。党项余众由是悉来降附。
    ③知温累迁尚书左丞,转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兼修国史。永隆二年七月,迁中书令。永淳三年三月卒,年五十七,赠荆州大都督。

译文
    崔知温,许州鄢陵人。祖父崔枢,司农卿。父亲崔义真,为陕州刺史。崔知温开始为官任左千牛。麟德年间(664~665),转任灵州都督府司马。州界上有吐谷浑、斛薛部落一万多帐幕的人马,屡次侵扰掳掠当地的居民,百姓们都只好废弃农业,练习骑马射箭的本领以防备侵犯。知温上书请求把这些人迁徙到黄河以北去,斛薛人不愿意迁移,当时有个将军契绊何力替他们向高宗讲情,于是知温的奏请被搁置起来。他前后共上书十五次,皇上终于听从了他的意见,于是当地百姓才能安心从事耕种收获。后来斛薛人进京朝拜,还趁路过灵州之便来拜谢他说:“从前承蒙您上奏章让我们迁往黄河以北,当时确有怨恨之心;然而迁移后的牧场土地肥沃,水草丰美,部落一天比一天富裕,这是当初蒙受您的恩泽的结果。”说完伏地叩拜而去。
    知温第四次迁官任兰州刺史,碰上党项族三万多人来侵犯州城,城内精壮士兵较少,众人十分害怕,不知如何是好。知温让人打开城门以迎贼寇,贼兵恐怕有埋伏,不敢贸然进城。不久权善才将军率领大军来救援,大破党项贼兵。善才准备趁党项人投降之机,把他们全都活埋了,以杜绝后患,知温说:“不要进击已被打败溃逃的军队,这是古人善战的举动。杀戮到没有活人留存,那祸害将延及子孙后代。加上这儿溪谷深邃高峻,草木幽深繁茂,万一生变,将后悔莫及。”善才认为知温的分析很正确,接受了他的意见。善才又想分出五百口投降的人给知温,知温说道:“我前面所谈论的有关安危的对策,是从公事出发,哪里能图谋私利呢!”坚决推辞不接受。党项人被打散的剩余兵士因此都来投降归附知温。
    知温后升任尚书左丞,转为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官职,兼任撰写国史的事。永隆二年(681)七月,升任中书令。永淳二年(683)三月去世,时年五十七岁,追赠荆州大都督。

《旧唐书·崔知温传》    

猜你喜欢

  • 溧水州

    元元贞初升溧水县置,属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溧水县。明洪武二年 (1369) 复为溧水县。 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溧水县置,治今江苏省溧水县。属建康路(后改为集庆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复降为县。

  • 平准行用交钞库

    官署名。简称平准行用库、钞库。元朝置,秩从七品,掌发行钞币、买卖金银、收换昏钞。世祖中统元年 (1260) 始设交钞库,掌金银钞互换及收换昏钞。四年,禁民间私相买卖金银,置燕京平准库。次年,诸路皆置。设提领大使、副使各一员,下置把坛库子辨验金银成色,昏钞库子管检昏钞、***。成宗大德八年 (1304) ,改行用库。

  • 闾丘

    春秋时邾邑。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北。《春秋》: 襄公二十一年 (前552),“邾庶其以漆、闾丘来奔”。《清一统志 兖州府二》: “漆乡在县东北。漆乡东北十里,见有闾丘乡。” 一说闾丘在今邹城市南。 古邑名。春秋邾邑,后入鲁国。在今山东省邹城市东北。《春秋》襄公二十一年(

  • 龙华冈道

    清建,即今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至临江市之道路。《清史稿·地理志》 长白府:“光绪三十四年新辟龙华冈道, 自临江新化街,史家蹚子以下入府西嘉鱼河,到梨沟镇达府治西,长约四百余里,以避江道之险焉。”

  • 灰管

    《晋书.律历志上》:“又叶时日于晷度,效地气于灰管,故阴阳和则景至,律气应则灰飞。”灰管,古代候验节气变化的器具。以葭莩之灰置于律管,故名。后借以指时序,节候。宋 梅尧臣《和十一月八日圃人献小桃花》之二:“丹艳已先灰管动,不由人力与栽培。”

  • 范山

    【介绍】: 春秋时楚国人。穆王时大夫。穆王九年晋诸卿与大夫争军权为乱,杀士縠、箕郑父、蒯得等,山向楚王建言晋君年少,北方可图,王乃伐郑,囚郑大夫三,郑乃与楚平。 【范山作品 ==>】 

  • 赵贞吉

    【生卒】:1508—1576明四川内江人,字孟静,号大洲。以博洽闻,最善王守仁学。文章雄快。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迁国子司业。俺答薄京城,大言不可订城下之盟,当宣谕诸将,监督力战。贞吉合帝旨,立擢左谕德,监察御史,奉旨宣谕诸军。为严嵩所中伤,廷杖谪官。后累迁至户部侍郎,复忤嵩夺职。隆庆初起官,历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颇思改弦易辙,而与高拱不协,遂乞休归。卒谥文肃。有《文肃集》。

  • 读音:Shū《姓氏词典》 引 《姓谱》 收载,未详其源。

  • 拥彗迎门

    偏正 手持扫帚扫地,在门前迎候。汉荀悦《汉纪高祖纪》:“后上朝太公,太公~,却行欲拜。”△褒义。用于宾礼,形容对来客表示非常尊敬。→拥彗扫门 拥彗先驱拥彗清道 ↔闭门却扫闭关却扫 闭门扫轨 闭门扫迹 拒人千里 拒人千里之外

  • 鼎图

    《战国策.秦策一》:“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后因以“鼎图”指国家的重要器物。《梁书.袁昂传》:“当其时也,负鼎图者日至,执玉帛者相望。”【词语鼎图】   汉语词典: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