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文言译文>《武昌九曲亭记》

《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
武昌九曲亭记[1] 

[宋] 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2],庐于江上[3]。 

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4],陂陁蔓延[5],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6],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7],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8],乘渔舟,乱流而南[9]。山中有二三子[10],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11],相携徜徉而上[12]。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13]。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14],不知其久也。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小平[15]。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16],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17],皆效于左右[18]。有废亭焉[19],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20],不可加以斤斧[21]。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22]。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23],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邪?”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24]。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25]。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26],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27]。方其得意[28],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29],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30],要之一饱[31],而同委于臭腐[32]。夫孰知得失之所在[33]?惟其无愧于中[34],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35]。 

译文

    子瞻被贬到齐安(今黄冈),在长江边上建房居住。齐安没有出名的山,而长江南岸武昌(今鄂州)的群山,高低起伏,连绵不断,山谷幽深寂静,里面有佛塔寺庙僧舍,西边的叫西山寺,东边的叫寒溪寺。它们背靠山梁,面对山沟,隐蔽在茂密的松树枥(同“栎”)树丛中,寂漠清静,与世隔绝,见不到车马的喧嚣和来人的足迹。每当风停了,太阳出来,江面波平浪静的时候,子瞻就拄着拐杖,带着美酒,乘坐渔船,横渡长江,直奔南山而来。山中有几个人,热情好客,喜游山水,听说子瞻到来,都裹着头巾,欢笑着迎上来,然后携手同行,逍遥自在地拾级而上,一直走到深山尽处,大家都筋疲力尽了,方才停下歇息,扫去落叶,坐在草地上,彼此举起酒杯,互相问候,玩到心情舒适时,竟至忘记了回去,就往往留在山上夜宿。因为过着这样惬意的生活,子瞻在齐安住了三年,都不觉得时间过得很久。  
    然而将往西山去时,就要从青松翠柏之间经过,走过弯弯曲曲的羊肠山路,才会见到稍微平坦的地方,游览者一定会在此休息。人们倚靠在嶙峋怪石上玩赏,躲在茂密林荫下小憩,向下可俯视滚滚大江,向上可仰望巍巍高山,旁边可扫视小溪幽谷,风云变化和树林山脚正面、反面的种种景象,都在人们身边呈现出来。平地上有一座破旧的亭子,它的遗址非常狭小,不能够坐下许多游客。亭子旁有几十棵古木,似都有百围之大、千尺之高,不能够用刀斧来砍伐。子瞻每次一到树下,就整天(无可奈何地)斜视着它们。一天,来了一阵暴风雷雨,其中一棵古木被连根拔倒,子瞻趁机将那倒下老树的地方收拾平整,亭子的地基才得以扩大。子瞻与朋友们进山看了看,相视而笑,说道:“这大概是(老天爷)想成全我们重修亭台的事情吧?”于是大家一起重修了一座新亭子。亭子建成后,西山的胜景才算完备了。子瞻对这件事极为高兴。  
从前我年轻时,跟随着子瞻游览各地。遇山就登山,遇水就泛舟,子瞻都未尝不是带头提起衣服卷起裤脚走在我的前面。有不能到达的地方,子瞻就总是为这事成天不愉快。有时他一个人飘然独游,悠闲自在地在泉石上漫游,采摘着树林中的山花野草,拾取着落在山沟中的果子,从溪中舀取水来喝,看到他这样子的人往往把他当成神仙一般的人物。其实天下的乐事无穷无尽,而以使人心情畅快的事最叫人喜爱。而当他称心如意的时候,(觉得)万事万物都不能换取这种快乐;到了他兴尽的时候,又没有不感到吃惊,自我嘲笑的。好比喝酒吃饭,五花八门的菜肴摆在面前,总之是为了一饱肚腹,而吃下去后,那些事物(无论好的还是不好的食物)同样变成了腐臭的东西,有谁还会去管哪道菜对人有益,又哪道菜对人有害呢?只要心中不觉得惭愧,外面不受到人家的指责,就不妨把心思寄托在这山林之间(尽情享受它)。这就是子瞻在这里感到快乐的原因。  



猜你喜欢

  • 霍安国

    【生卒】:?——1126 宣和末,知怀州。靖康元年(1126),加直龙图阁,旋进右文、集英殿修撰。金骑围攻怀州,安国奋力抵抗,鼎、澧将沈敦、张行中率兵来援,城陷。安国、济州防御使张彭年及都监赵士詝诸将被俘,皆不屈不降,遇害,赠安国为延康殿学士。 【生卒】:?—1126 【介

  • 黑龙江站

    亦作萨哈连乌拉站。清置,在今黑龙江省黑河市南坤河北岸。《清一统志·黑龙江》 “布克依站” 条下: 额叶尔站 “又七十八里至黑龙江站,又二十二里至黑龙江城”。后废。

  • 拔列兰

    读音:bá liè lán拔列兰氏后改为梁氏。(见《魏书·官氏志》)拔列兰氏,改为梁氏。(见《通志·氏族略·代北三字姓》)

  • 通理

    【生卒】:1701—1782 【介绍】: 清僧。直隶新河人,俗姓赵,字达天。年十九出家。雍正、乾隆间于嘉兴寺居讲法授徒,戒传十四期,说法三十余会,成就甚众。旋出任拈花寺等寺庙住持。清廷开清字(满文)译馆翻《大藏》诸经,通理率众僧日于馆所讲解佛教经义,封阐教禅师。有《法

  • 下沙镇

    一名鹤沙镇。即今上海市南汇县西三十二里下沙镇。《方舆纪要》卷24松江府上海县:下沙镇“峙邑南而近海,因名。宋置下沙盐场。旧有盐课司,后迁新场镇。而盐仓则自周浦徙于此。今亦废”。(1)在上海市南汇区西部。面积23.4平方千米。人口2.9万。镇人民政府驻下沙,人口2000。以下沙浦(河)得名。宋置盐监。民国时为镇,1950年设下沙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乡,1986年置镇。产稻、小麦、棉花、

  • 周贤

    明滁州人。袭宣府前卫千户,景泰初累功至都指挥佥事,守备西猫儿峪。寻充右参将,守石八城。天顺初擢都督佥事。塞下势逼,以会师失期下狱。及得释,感激誓死,后在宁夏战死。

  • 数黑论黄

    古代的博戏,其具有局有子,黑黄各十五子,以黑黄子较量胜负,遂以“数黑论黄”为争论计较之意。元.王实甫《西厢记》五本四折:“那吃敲才怕不口里嚼蛆,那厮待数黑论黄,恶紫夺朱。”元.柯丹丘《荆钗记.参相》:“穷酸魍魉,对我行辄敢数黑论黄,妆模作样,恼得我气满胸膛

  • 阮元于粤建学海堂成。

    据《雷塘庵主弟子记》。

  • 鲁禽情

    《庄子.至乐》:“昔有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成玄英疏:“昔有海鸟,名曰爰居,形容极大,头高八尺,避风而至,止鲁东郊。”后以“鲁禽情”比喻违反事理性情,后果不堪设想。唐骆宾王《远使海曲春夜多怀》诗:“未安胡蝶梦,遽切鲁禽情。”

  • 刘雄渠

    ?—前154 西汉宗室。齐悼惠王刘肥子。文帝十六年(前164),以白石侯立为胶东王。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吴楚反,发兵响应。兵败被杀,国除。 【检索刘雄渠 ==>】 古籍全文检索:刘雄渠     全站站内检索:刘雄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