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方凤卒,年八十二。

方凤卒,年八十二。

方凤(1240—1321),一名景山,字韶卿,一字韶父,号岩南老人,婺州浦阳人。与吴思齐、谢翱善,倡答诸诗集为《风雨集》。著有《存雅堂遗稿》五卷。生平见柳贯《方先生墓碣铭并序》《浦阳人物志》卷下、程敏政《方凤小传》。黄溍《方先生诗集序》:“先生在胜国时,未及仕而运去祚移,抱其遗经,隐于仙华山之阳,穷深极密,殆与世隔。久之,稍出游浙东西州,遇遗民故老于残山剩水间,往往握手歔欷,低回而不忍去。缘情托物,发为声歌,凡日用动息,居游合散,耳目之所属,靡不有以寓其意。而物理之盈虚,人事之通塞,至于得失废兴之迹,皆可概见。故其语多危苦激切,不暇如他文人藻饰秾丽以为工。”(《文献集》卷五)张燧《辑评方韶卿先生遗集序》:“先生少负异才,又起而缵承家学,雄踞词坛,天下知与不知,咸推宏博,议者至方之蜀郡明允,一时宗向,概可知已。然而先生绝不喜为空言,综核治体,原本忠爱,且为当国指画奇谟,思得撑维宗社。惜也庸孱,无足与议,而《麦秀》之遗音作矣。盖先生既自废,恒望天末,托物兴怀,挥涕悼咏,迄无虚晷。制作甚富,悲懑特深。……大抵先生所遭既变出未经,而先生所怀尤愤懑特过。其情旨之激切,音调之凄怆,当有不止于是者。”四库提要卷一六五:“《存雅堂遗稿》五卷,宋方凤撰。……凤志节可称,所作文章亦骯脏磊落,不屑为庸腐之语。龚开尝评其诗,以为由本论之,在人伦不在人事,等而上之,在天地不在古今。盖凤泽畔行吟,往往眷念宗邦,不忘忠爱,开亦以遗民终老,故扬诩未免过情。然幽忧悲思,缠绵悱恻,虽亡国之音,固犹不失风人之义也。”

猜你喜欢

  • 椒实

    比喻子孙繁盛众多。清许葭村《贺河南粮道李生子》: “惟汤饼筵开,不使殷羡老躬与其盛,良以瓜绵椒实,衍庆方长,补补欲俟异日耳。” 参见:○椒蕃 【检索椒实 ==>】 古籍全文检索:椒实     全站站内检索:椒实

  • 族正

    基层组织的管理人员。隋代于乡下置族,由四闾(一百家)组成,置族正以管理之。

  • 丁卯(三日),上既擢用范仲淹、韩琦、富弼等,每进见,必以太平责之,数令条奏当世务。

    仲淹语人曰:“上用我至矣!然有后先,且革弊于久安,非朝夕可能也。”上再赐手诏促曰:“比以中外人望,不次用卿等。今琦暂往陕西,仲淹、弼宜与宰臣章得象尽心事国,毋或有所顾避。其当世急务有可建明者,悉为朕陈之。”既又开天章阁召对。赐坐,给笔札,使疏于前。仲淹、弼

  • 来鹄

    见来鹏。

  • 西门渠

    一名安泽陂。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后汉书孝安帝纪》:元初二年(115),“修理西门豹所分漳水为支渠,以溉民田”。李贤注:“所凿之渠,在今相州邺县(今临漳县西南邺镇)西也。”《寰宇记》卷55邺县:西门桥,“按《邺城故事》云:西门豹为令,造十二渠决漳水以溉民田,因是户

  • 陆以湉

    约1802—1865 清末浙江桐乡人,字薪安,又字定圃。道光进士。曾任杭州教谕。工医,读书广博。所著《冷庐医话》论述精广,多个人识见,故在“医话”著作中素负声誉。临证注重问诊,谓“脉理渊微,知之者鲜,推究可问病情”。亦强调舌诊,谓“临证视舌,最为可凭,然亦未执一”

  • 百花障山

    在今广东梅州市东。《方舆纪要》卷103程乡县:百花障山在“县东十里。形势起伏,相连如城堞,高十余丈,与百花洲相映,为县东之保障”。

  • 少司农

    清代仓场侍郎之别称。 【检索少司农 ==>】 古籍全文检索:少司农     全站站内检索:少司农

  • 赖义渡镇

    即烂泥渡镇。在今上海市浦东新区西部黄浦江滨 (延安东路外滩对面)。民国 《上海县志》卷1: 赖义渡镇 “县东略北黄浦对岸”。

  • 朱全忠令朱友恭、氏叔琮、蒋玄晖等弑昭宗于洛阳。

    帝殂,享年三十八岁。本月,全忠令昭宗第九子辉王祚为帝,更名祝,史称哀帝。年方十三岁。《资治通鉴》卷二六五天祐元年八月记:“壬寅,帝在椒殿,(蒋广玄晖选龙武牙官史太等百人夜叩宫门,言军前有急奏,欲面见帝。……帝方醉,遽起,单衣绕柱走,史太追而弑之。(李)渐荣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