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事件>  顾祖禹(1631—1692)卒。

  顾祖禹(1631—1692)卒。

据夏定域《顾祖禹年谱》(载《文献》1989年第一至第二期)。朱彭寿《清代人物大事纪年》:“康熙十九年庚申(公元1680年),卒岁:顾祖禹,江苏无锡县布衣。卒年五十七。入《国史•文苑传》。”今不从。《清史列传•文苑传》:“祖禹,字复初,性沉敏,有大略,善著书。柔谦(祖禹父)精于史学,尝谓《明一统志》于战守攻取之要,类皆不详山川,条例又复割裂失伦,源流不备。祖禹承其志,撰《历代州域形势》九卷、《南北直隶十三省》一百十四卷、《川渎异同》六卷、《天文分野》一卷,共一百三十卷,名曰《读史方舆纪要》。凡职方、广舆诸书,承讹袭谬,皆为驳正。详于山川险易,及古今战守成败之迹,而景物名胜,皆在所略。创稿时年二十九,及成书,年五十矣。宁都魏禧见之,叹曰:‘此数百年所绝无仅有之书也……’其倾倒如此。世以其书与梅文鼎《历算全书》、李清《南北史合钞》,称三大奇书,然李书实非二者匹也。祖禹与禧为金石交,禧客死,祖禹经济其丧。徐乾学奉敕修《一统志》,延致祖禹,将荐起之,力辞罢,后终于家。”徐世昌编《晚晴簃诗汇》卷一五选顾祖禹诗四首,小传云:“顾祖禹,字景范,无锡人。有《宛溪集》。”《诗话》云:“景范侨居常熟之钓渚,故以宛溪自号。晚年,昆山徐司寇聘修《一统志》。书成,司寇欲疏荐之,力辞,盖自甘为遗民也。所著《读史方舆纪要》,亦于志局成之。采摭要删,博而能精。诸行省皆有总论,胪举形势,证以史事,足与马端临《文献通考》总、分诸序相埒。开朗诚挚,善与人交。与魏叔子为友,叔子来游,与同观桃花,值雨,亲为执盖。叔子客死真州,奔哭甚哀,为文以悼之,其笃友谊如此。遗集久佚不传,仅于《梁溪诗钞》《海虞诗话》中略见片羽。”

猜你喜欢

  • 唇齿相须

    同“唇亡齿寒”。明 蒋一葵《长安客话.四海冶》:“宣镇东起四海冶、火焰山,接昌镇、黄花镇界。四海冶正直黄花镇北,适当山陵后背,乃唇齿相须之地。” 见“唇齿相依”。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谢万曰)~,不可以偏亡。”

  • 上岸

    指今中南半岛南部及马来半岛。宋赵汝适《诸蕃志》卷下:“俗分诸国为上、下岸,以真腊、占城为上岸,大食、三佛齐、阇婆为下岸。”上、下岸或以马六甲海峡为准而区分。

  • 铁谢镇

    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北三十里铁谢村。其西有东汉光武帝陵。

  • 骑兵

    武官名。三国魏置五兵尚书,其中有骑兵曹,后历代因之。又自晋以后,节镇幕僚置骑兵参军。

  • 毕士安

    【生卒】:938——1005 字仁叟,代州云中(今山西大同)人。乾德进士。累授殿中丞、左拾遗兼冀王府记室参军、知制诰、翰林学士。景德初,疏呈选将、饷兵、理财之策,为真宗所嘉纳,拜参知政事,荐寇准可为相,遂并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契丹南犯,与准请真宗亲征。和议成,选将镇

  • 丁固梦松

    《三国志.吴书.孙皓传》“以左右御史大夫丁固、孟仁为司徒、司空”裴松之注引《吴书》曰:“初,固为尚书,梦松树生其腹上,谓人曰:‘松字十八公也,后十八岁,吾其为公乎!’卒如梦焉。” 三国吴丁固梦松树生腹上,自圆其梦,认为十八年后,当位至三公。后果为司徒,恰与

  • 苞信县

    ①又作褒信。东晋侨置,属新蔡侨郡。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市境内。南朝宋属南新蔡郡。南齐后废。 ②南齐改西苞信县置,属北新蔡郡。治所在今河南商城县西。梁为义州义城郡治。隋开皇初改为殷城县。 ③亦作包信县。南朝宋改褒信县置,属豫州新蔡郡。治所在今河南息县东北包信镇。

  • 齐康县

    南齐置,为齐康郡治。治所在今广东徐闻县南。隋开皇时改为隋康县。古县名。南朝齐改徐闻县置,治今广东省徐闻县南。为齐康郡治。隋开皇初又改为隋康县。

  • 達榮巴

    读音:Dárónɡbā【源】 僜人姓。世居西藏察隅(435)。

  • 华克穆河

    在清唐努乌梁海东境,为伊克克穆河南源。即今俄罗斯图瓦共和国小叶尼塞(胡亚克姆)河。《清一统志乌里雅苏台统部》:扎萨克图汗乌梁海一佐领“北临贝克穆河,西与南俱临华克穆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