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姓氏起源>章穆

章穆

读音:Zhāngmù

【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科尔沁(23,63,260)。【变】 清镶白旗满洲闲散凤城额之妻为张木氏(260),〔张木〕似即章穆之异译。


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科尔沁地方,为清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猜你喜欢

  • 半面之交

    源见“半面不忘”。只见过一次面的交往。指相交不深。宋陈师道《代上郭漕启》:“顾无半面之交,空怀鄙意;复托二天之赐,敢后众人。”《封神演义》第六二回:“我与道友未有半面之交,此语从何而来?”见“半面之旧”。《封神演义》62回:“我与道友未有~,此语从何而来?”【词语半面之交】  成语:半面之交汉语词典:半面之交

  • 梁国民溃

    春秋时期梁国(嬴姓,在今陕西韩城南)民众反抗奴役而散逃的事件。梁国的国君喜欢大兴土木,屡次筑城,却又不去居住。民众疲弊得不能忍受,梁国统治者则以“某某敌人将要到来”的诳语驱使人们继续服劳役。公元前641年,梁国君主又强迫民众围绕宫室挖沟,同时声言秦国将要袭击梁国。结果民众惧怕,一齐溃散,相邻的秦国乘机占取了梁国。

  • 候补道

    清制,道员为捐官条例中所规定的最高一级,但道员实缺有限,捐纳道员一般无缺可补,仅能得到差委。此种道员称为候补道。 【检索候补道 ==>】 古籍全文检索:候补道     全站站内检索:候补道

  • 陆善经

    唐吴郡吴人。博通经史。玄宗开元中,为宰相萧嵩、张九龄荐入集贤院,预修国史、《六典》及《开元礼》。迁集贤直学士,官河南府仓曹参军。天宝初,预注《礼记·月令》。终官国子司业、集贤殿学士。

  • 壮发

    ①额前丛生突下之发。西汉成帝时中宫史曹宫母子被赵昭仪谋害,死前她说,她所生婴儿额上有壮发,像孝元皇帝。事见《汉书·孝成赵皇后传》。后以“壮发”为咏皇子之典。杜牧《杜秋娘诗》:“燕禖得皇子,壮发绿緌緌。”②谓成年人的头发。引申指壮盛时期。王昌龄《途中作》:“羁旅悲壮发,别离念征衣。”

  • 沙陂峪

    在今河北遵化市北。《明一统志》卷1顺天府:马兰峪关“在遵化县北, 自是而东凡三十一关口, 至大喜峰口,其间差大者曰沙陂峪口”。

  • 王锡爵

    【生卒】:1534—1610 【介绍】: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驭,号荆石。嘉靖四十一年会试第一。授编修。累迁至国子监祭酒。万历初掌翰林院,张居正夺情,将廷杖吴中行、赵用贤等。锡爵谏之,不纳。进礼部右侍郎,以张居正恨之,还里不出。居正死后,拜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

  • 刑于之化

    谓以礼法对待。《诗.大雅.思齐》:“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郑玄笺:“文王以礼法接待其妻。”后以“刑于之化”指夫妇和睦。明汪廷讷《狮吼记.奇妒》:“若论刑于之化,卑人其实不让文王,但恐娘子未如淑女。” 述补 原指以仪法相施。后指夫妻和睦。语本《诗经

  • 巫伋

    宋建康府句容人。巫必子。高宗绍兴二十年,以端明殿学士除签书枢密院事。因辅政无能、黩货营私而为台谏论劾,越二年即罢落职。

  • 吹毛

    源见“吹毛求疵”。谓刻意挑剔过失或缺点;亦称指摘细小的缺点。唐 张说《狱箴》:“吏苟吹毛,人安措足!”清 俞樾《茶香室丛钞.古人疵句》:“如此之类,虽属吹毛,然不能为古人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