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fèng

【源】 ①汉初齐人娄敬,向高祖献西部关中之策,赐姓刘氏,号为奉春君。其后以号为氏(60,62)。亦见《姓苑》(7,9,12,15)。 ②明、清时云南州猛缅长官司(今临沧)土长官、大侯州(今云县)土知州、顺宁府猛猛巡检司(在今双江中部)土巡检、云州大猛麻巡检司(在今云县东南)土巡检均为奉姓,系傣族(253)。 ③瑶族姓(121)。【望】 桂林(17,418)。【布】 江苏启东(311)、江西萍乡(371)、台湾(64,261)、四川武胜(321)、垫江(337)、中江(345)、彭县(354)、泸定、蓬溪、湖南宁远(312)、湘潭(373)、新化、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 奉挥,汉时马军使(15,21)。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较广: 今山东之东平,山西之太原,甘肃之舟曲,湖北之利川,湖南之冷水江,江西之宜丰,广东之新会,广西之灌阳、荔浦,云南之马关,四川之长寿,合江等地均有。汉族、瑶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 《氏族略》亦俱收载,亦见於 《姓苑》,统归 “上声” 部。其源不一:①《姓氏考略》 注云: “奉春君之后,以号为氏。”奉春君,即刘敬,齐人,本姓娄,汉高祖在洛阳时,因献取关中之策。赐姓刘氏。② 《姓氏词典》 注云:“瑶族有奉姓,今湖南邵阳瑶族十六峒中有此姓,居住在雷打洞、青山坳、邵阳坪、蚂蝗山一带。”

汉代有奉挥,马军使; 宋代有奉真,名医; 明代有奉科,洪武时任知县; 又有奉明,宣德举人,

猜你喜欢

  • 荀悦五十一岁,与少府孔融侍讲禁中,旦夕谈论;迁秘书监。

    按,孔融建安三年为少府,荀悦侍讲当在此时。本传云“累迁秘书监”,《魏志•荀彧传》卷十裴注引张璠《汉纪》称其“建安初为秘书监……被诏删汉书作《汉纪》三十篇”,则作《汉纪》时已为秘书监,姑定为其职在作《汉纪》两年前。

  • 量革履

    《晋书.隐逸传.陶潜传》:“刺史王弘以元熙中临州,甚钦迟之,后自造焉。潜称疾不见,既而语人云:‘我性不狎世,……’弘每令人侯之……潜既遇酒,便引酌野亭,欣然忘进。弘乃出于相见,遂欢宴穷日。潜无履,弘顾左右为之造履。左右请履度,潜便于坐中伸脚令度焉。”晋诗人陶潜,隐居家园,刺史王弘钦佩他人品高尚,曲意交往,送酒致意,又为之量脚制履。后遂用为钦慕名士之典。唐.韦应物《送丘员外归山》诗:“为君量革履,且

  • 张埙(1731—1789)生。

    埙字商言、商贤,号瘦铜、吟乡、石公山人、小茅山人,吴县人。乾隆三十年举人,三十四年考授内阁中书。后人四库馆。著有《竹叶庵文集》三十五卷。事迹见张慧剑《明清江苏文人年表》、邓长风《明清戏曲家考略•张埙和他的》。

  • 永嘉之乱

    永嘉:西晋怀帝司马炽年号(307-311)。永嘉五年(311),刘聪攻陷洛阳,俘晋怀帝,中原大乱。永嘉十年(316),刘曜攻陷长安,俘晋憨帝,西晋灭亡,历史上称为“永嘉之乱”。《晋书.孝愍帝纪》:“属永嘉之乱,天下崩离。长安城中,户不盈百,墙宇颓毁,蒿棘成林。朝廷无车

  • 飞龙在天

    《易.乾》:“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孔颖达疏:“谓有圣佑之人得居王位。”后以飞龙在天喻指帝王在位。宋.陆游《丞相率文武百僚请建重明节表》:“飞龙在天,方仰君临之德;流虹绕渚,实开圣作之祥。”《喻世明言》二二卷:“陛下飞龙在天,故天意以食龙示警。”主谓 比喻皇帝君主在位。语本《易经·乾》:“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喻世明言》卷22:“陛下~,故天意以食龙示警。”△多用于政治方面。【词语飞

  • 黄氏日抄

    书名。亦名《慈溪黄氏日抄分类》。南宋黄震撰。九十七卷。前六十八卷,系阅读经、史、子、集诸书札记;卷六十九以下,收录奏札、申明、公移、讲义、策问、书、记、序、跋、启、祝文、祭文、行状与墓志铭。初刻本梓行后,毁于兵。元顺帝至元六年(1340)补刻本佚卷八十一、卷八十

  • 柏谷水

    一名稠桑河。即今河南灵宝市西沙河。《水经· 河水注》: 柏谷水 “出宏农县南石堤山,……又北流入于河”。《寰宇记》 卷6: “柏谷水,亦名壑涧。”

  • 大内相

    官名。渤海王国置。为辅佐国王统治的三省之一的政事堂长官,位居宣诏省左相、中台省右相之上,比唐之尚书令,是渤海王国最高行政长官。统领百官,执掌政事堂所辖六部十二司行政、司法工作,负责与左、右相共同审议王国军政要事并作出决定。参见“政事堂”(1578页)。

  • 谢庭兰玉

    《艺文类聚》卷八一引晋 裴启《语林》:“谢太傅问诸子侄曰:‘子弟何预人事,而政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谢玄,谢安之侄,任车骑将军)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生于阶庭耳。’”后遂以“谢庭兰玉”称扬能光耀门庭的优秀子弟。宋 曾巩《庭桧呈蒋颖叔》诗:“汉节从

  • 狐藉虎威

    见“狐假虎威”。《宋书恩幸传序》:“曾不知鼠凭社贵,~。外无逼主之嫌,内有专用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