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百科知识>礼部郎中

礼部郎中

官名。(1)唐代始置,为尚书省礼部头司礼部司长官。武德三年(620)改仪曹郎设,额一员,从五品上。掌司事。因其地望清贵,又掌尚书省文翰之事,故多以有文名者居之,号为“南宫舍人”,短期内即可擢迁知制诰。龙朔二年(662)改名司礼大夫,咸亨元年(670)复旧。光宅元年(684)改春官郎中,神龙元年(705)复旧。五代因之。北宋前期为五品寄禄官,元丰改制后,始有实际职掌,为礼部之佐贰官,参领本部事务,降为从六品。辽亦设,为南面官。掌仪制,辨名数。西夏亦置,其制不详。金代设一员,从五品;元代设二员,从五品,均同宋制,参领本部事务。明、清于礼部所属仪制、祠祭、精膳、主客四清吏司设郎中,为各司长官,分别冠以各司之名号。明制,司各一员,正五品。清朝各司员额不等,四司共十一人,分别由满洲六人、蒙古一人、汉四人充任,各司均有一汉人。初制正三品,顺治十六年(1659)改正五品,寻升四品,康熙九年(1670)定正五品。宣统三年(1911),礼部改典礼院,遂废。(2)渤海国右六司礼部属官,位卿下。


【检索礼部郎中 ==>】 古籍全文检索:礼部郎中     全站站内检索:礼部郎中

猜你喜欢

  • 支离

    《庄子.人间世》:“支离疏者,颐隐于脐,肩高于顶,会撮指天,五管在上,两髀为胁。挫针治繲,足以糊口;鼓笑播精,足以食十人。上征武士,则支离攘臂而游于其间;上有大役;则支离以有常疾不受功,上与病者粟,则受三钟与十束薪。夫支离其形者犹足以养其身,终其天年,又况

  • 甘肃省

    在我国西北部。清顺治初置,治所在兰州府皋兰县(今甘肃兰州市)。旧以甘州(张掖)、肃州(酒泉)两地首字得名。辖境东界陕西,南界四川,西界青海,西北与伊犁将军辖地接,北与内蒙古诸盟旗接。据《清史稿·地理志》:甘肃“广二千一百二十里,袤一千四百十里”。1928年划西宁等七县属青海省,宁夏等八县属宁夏省(今宁夏回族自治区)。1941年析皋兰县城区置兰州市,仍为甘肃省省会。简称甘或陇。在中国西北部、黄河上游

  • 二郎坪

    即今河南西峡县东北六十六里二郎坪乡。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10:同治三年(1864)三月,捻军张总愚“由庙子街、羊子沟、长阳河、二郎坪窜遁”。

  • 朱湾诗集

    诗集。唐朱湾撰。《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朱湾诗集》四卷。《直斋书录解题·诗集类上》著录《朱湾集》一卷。其后未见著录,当已散佚。清龚贤辑《中晚唐诗纪》录《中唐朱湾诗》一卷,今传。

  • 九星洋

    一作九洲洋。又作七洲洋、七里洋。即今广东珠海市东南九洲岛洋面。《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香山县“零丁洋”条:“宋景炎二年,元将刘深袭井澳,帝至谢女峡,复入海,至九星洋,欲往占城,不果。”即此。

  • 图绘凌烟

    源见“凌烟阁”。谓功勋卓著,永垂青史。明无名氏《鸣凤记.忠良会边》:“喜入朝相庆弹冠,应须颂当年蓄怨。把遗忠弃节,图绘凌烟。” 【检索图绘凌烟 ==>】 古籍全文检索:图绘凌烟     全站站内检索:图绘凌烟

  • 金文人名汇编

    【介绍】: 見鼎(集成02815),史書作史籀,西周晚期人,名留,厲王時擔任史官,經共和到宣王時升任太史,任職三十餘年。《說文序》云:“及宣王大史籀,著大篆十五篇,與古文或異。”厲王十九年四月既朢辛卯,周王在康昭宮太室冊命,史留向頒發命書。

  • 朝命湖广总督张之洞权两江总督,其幕府文士多从之至江宁。

  • 鲁穆公

    ?—前377 战国时鲁国国君。公元前409—前377年在位。名显。鲁元公之子。 【检索鲁穆公 ==>】 古籍全文检索:鲁穆公     全站站内检索:鲁穆公

  • 平渡镇

    即今浙江兰溪市北女埠镇。《方舆纪要》卷93兰溪县:平渡镇在“县西北十二里大溪北岸,下有女儿渡,溪流至此,东西阔二百余丈,有巡司戍守,洪武六年置”。 古镇名。在今浙江省兰溪市西北女埠。明洪武六年(1373年)置巡检司于此,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