燧人氏
相传为上古帝王。上古之世,人民皆生食果蓏、鸟兽、鱼鳖、蚌蛤等物,伤害腹胃,多疾病,他发明钻燧取火,教民熟食,避臭去毒,因被推为王。号“燧人氏”。见《韩非子·五蠹》。
【检索燧人氏 ==>】 古籍全文检索:燧人氏 全站站内检索:燧人氏
相传为上古帝王。上古之世,人民皆生食果蓏、鸟兽、鱼鳖、蚌蛤等物,伤害腹胃,多疾病,他发明钻燧取火,教民熟食,避臭去毒,因被推为王。号“燧人氏”。见《韩非子·五蠹》。
即今西藏朗县西古如朗杰。《清一统志西藏》:古鲁纳木吉牙城“在喇萨东南六百二十里”。藏语意为“古如巴”(姓氏)的全胜宫。1960年并入朗县。 又作古浪、衮米纳木佳勒。清康熙间置。在今西藏自治区朗县西古如朗杰区。
【介绍】: 見伯方鼎(2件,集成02160-02161)、伯簋(2件,集成03524-03525)、伯尊(集成05847)、伯卣(2件,集成05224-05225)、伯盉(集成09414),西周早期後段人,國族首領,名不詳。
《晋书》卷九十四《戴逵传》:“太宰、武陵王晞闻其善鼓琴,使人召之。逵对使者破琴曰:‘戴安道不为王门伶人!’晞怒,乃更引其兄述。述闻命欣然,拥琴而往。”武陵王晞于本年七月任太宰,戴逵拒绝为其鼓琴当在此后。
书首茂苑惜秋生(欧阳鉅源)《序》云:“南亭亭长有东方之谐谑,与淳于之滑稽;又熟知夫官之龌龊卑鄙之要凡,昏聩湖涂之大旨……穷年累月,殚精竭神,成书一帙,名曰《官场现形记》。立体仿诸稗野,则无钩章棘句之嫌;纪事出于方言,则无佶屈聱牙之苦。开卷一过,凡神禹所不能
读音:Fótuō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有载,其注“佛屠”云: “即佛佗。一作浮图。习浮屠法者,以浮屠为姓氏。”参见“佛”、“佛图”等条。
?—605 隋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性刚决,有胆略。北周时,以军功拜上仪同,从韦孝宽破尉迟迥于相州。入隋,进为河阴公。开皇三年(583),从卫王杨爽破突厥于白道(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北),进位大将军。历甘、瓜州刺史。仁寿二年(602),率军败交州俚帅李佛子。大业元年(605),任
家庭中的日常饮食。多用以比喻极为平常的事情。宋 朱熹《答高应朝书》:“若一向只如此说,而不教以日用平常意思,涵养玩索功夫,即恐学者将此家常茶饭,做个怪异奇特底事看了。”郭沫若《奴隶制时代.汉代政权严重打击奴隶主》:“这样调戏民间少女,侮辱兄弟民族,想来更会
文集。唐张泽撰。《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张泽《饮河集》十五卷,《宋史·艺文志七》同。其后未见刊行著录。作品已佚。
记室的别称。记室掌章表书记文檄等,东汉王公、大将军府皆置。《三国志·魏书·陈琳传》:“太祖并以琳、(阮)瑀为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军国书檄,多琳、瑀所作也。”李商隐《为濮阳公陈情表》:“掌檄陈琳。”
【生卒】:221—278【介绍】: 三国魏末西晋初泰山南城人,字叔子。蔡邕外孙。司马师之妻弟。初仕魏上计吏。累迁中领军,统宿卫,执兵权。入晋,拜尚书左仆射。武帝泰始五年,迁都督荆州诸军事。在州垦田地,储军粮,进据险要,作灭吴准备。又与吴将陆抗使命交通,各保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