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陈寔遗盗

陈寔遗盗

(遗wèi)陈寔以品德高尚受时人推重。天下饥荒,常有盗入其室,陈寔知之,以借教训子孙修性为善以开导窃贼,窃贼自梁上投于地,叩头谢罪,陈寔给他二匹绢,自后,一县中再无盗窃之事。见《后汉书·陈寔传》。李瀚《蒙求》:“黄向访主,陈寔遗盗。”

猜你喜欢

  • 卫藏

    旧时西藏地区的别称。西藏旧分阿里、藏(后藏)、卫(前藏)、喀木(一译康)四部。卫、藏均系藏语的音译,通见于清代文书;元、明译为乌思藏。据《西藏志》,卫藏西以三桑(今桑木桑)与阿里为界,东约以拉里(今嘉黎)与喀木为界,卫与藏之间约以白地、羊卓雍湖西岸一线为界。《卫藏通

  • 争臣

    一作“诤臣”,能直言谏君之过以保卫国家的臣子。《荀子.子道》:“昔万乘之国,有争臣四人,则封疆不削;千乘之国,有争臣三人,则社稷不危;百乘之国,有争臣二人,则宗庙不毁。”

  • 赠崔侍御

    【介绍】:李白作。见《赠崔侍郎》。

  • 石闵

    即“冉闵”(564页)。

  • 司辔

    官名。清朝内务府上驷院之属官。掌预备马辔。额设御马司辔二十人,皇子司辔二人,皆以额鲁特蒙古充任。辖以司鞍长。

  • 拜答刺河

    今蒙古国巴彦洪果尔省拜达里克河。元《圣武亲征录》 载: 成吉思汗与汪可罕联兵攻乃蛮,回师至拜答剌边只儿之地,遭乃蛮伏兵截击。拜答剌为河名,“边只儿” 意为两河合流处,指今拜达里克河与扎克河会流点附近地。

  • 安于泰山

    形容十分安稳。《三国志魏志袁绍传》: “绍使高干、荀谌等说(韩)馥曰: ‘当今为将军计,莫若举冀州以让袁氏,袁氏得冀州,必厚德将军,是将军有让贤之名,而身安于泰山也。’ ” 参见:○安如泰山 见“安如泰山”。《汉书枚乘传》:“变所欲为,易于反掌,~。”

  • 相逢不下马,各自奔前程

    见〔将军不下马,各自奔前程〕。

  • 新立窑

    集镇名。在吉林省长岭县北部。人口330。龙凤乡人民政府驻地。1930年李姓为防匪患,置枪建屯,名响窑,后雅称今名。有牧业。通公路。

  • 易童子问

    书名。北宋欧阳修撰。三卷。以与“童子”问答体裁,予以辨正,故名。认为《易传》中《系辞》、《文言》、《说卦》以下各篇,皆非孔子所作,反映著者之疑经思想。收入《欧阳文忠公全集》。 【检索易童子问 ==>】 古籍全文检索:易童子问     全站站内检索:易童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