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堆后村
村名。在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北部。属大窑镇。人口1790。据1936年《牟平县志》记载,曲姓在明代由黄白马村迁来,先居今宁海镇城北村,后又迁此定居,因地处蛤堆顶北,取村名蛤堆后。居民从事农业、渔业、工业生产。有养鸡场、冷藏厂等,产品多外销。烟威公路经此。建有娱乐和体育活动基地。村南有蛤堆顶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村名。在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北部。属大窑镇。人口1790。据1936年《牟平县志》记载,曲姓在明代由黄白马村迁来,先居今宁海镇城北村,后又迁此定居,因地处蛤堆顶北,取村名蛤堆后。居民从事农业、渔业、工业生产。有养鸡场、冷藏厂等,产品多外销。烟威公路经此。建有娱乐和体育活动基地。村南有蛤堆顶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即今福建宁化县北安远。南宋绍定中改名安远寨。
又名托索湖、黑海。在青海省玛多县北部布青山、布尔汗布达山间断陷盆地内。湖面海拔 4082 米,面积232.2平方千米,最大水深48米。入湖河流以东曲为最大。湖水由泄水闸控制流入托索河,转注南霍鲁逊湖。为柴达木地区内陆吞吐咸水湖。
【生卒】:553—604即陈叔宝。字元秀,小字黄奴。南朝陈宣帝长子。在位时,大建宫室,终日与宠妃词臣游宴,不问政事,制作艳词,被以新声,如《玉树後庭花》、《临春乐》等。自恃长江天堑,隋军大举南下,仍纵酒赋诗不辍。隋军入建康,俘送长安,诗酒如故,隋文帝言其“全无心肝”。病死洛阳。谥炀。明人辑有《陈後主集》。
即今河北滦县北二十五里油榨乡。清同治《畿辅通志》 卷49卢龙县图: 西南有油榨集。 在河北省滦县东北部。面积82.1平方千米。人口4.4万。镇人民政府驻油榨,人口 3590。 因村民从事榨油业得名。1953年设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9年改镇。产玉米、高粱、花生。有针
同“弊衣疏食”。《周书.儒林传论》:“其沉默孤微者,亦笃志于章句,以先王之道,饰腐儒之姿,达则不过侍讲训胄,穷则终于弊衣箪食。” 见“弊衣疏食”。《周书儒林传论》:“其沉默孤微者,亦笃志于章句,以先王之道,饰腐儒之姿,达则不过侍讲训胄,穷则终于~。”
源见“乘鸾”。指情郎或佳偶。元 陈克明《粉蝶儿.怨别》套曲:“今宵有梦归何处,那里也吹箫伴侣。”
唐.杜甫《杜工部草堂诗笺》卷三三《可叹》诗:“天上浮云如(一作“似”)白衣,斯须改变为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无事无不有……”这首七古是诗人为他当时一位朋友王季友写的。王季友家贫,早年以卖履谋生,他博览群书,善于写诗,后官至御史中丞。当他未遇时,他的妻子因嫌贫而抛弃了他。有些不明真相的人对他进行非难,诗人这首诗表达了对他的同情。后因以“白云苍狗”指世态变化无常。清.姚鼐《慧居寺》诗:“白云苍狗尘
【生卒】:214-278 泰山南城(今山东费县西)人。嫁司马师。父为魏上党太守,母蔡氏,东汉左中郎将蔡邕之女。晋武帝代魏,号弘训太后。咸宁四年死。 【生卒】:214—278【介绍】: 三国末西晋初泰山南城人。羊衜女,太傅羊祜姊。少聪敏,有才行,为司马师妻。晋武帝受禅,居弘
在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南平头乡西。《方舆纪要》 卷122铜仁府平头著可司: 油蓬堡“在司西。《志》 云,司孤悬苗界,地最广饶,赋役出办居多。与乌罗、朗溪及四川之邑梅司接壤,守御最切。而油蓬堡、苗羊坪、冠带河,皆置戍处也”。
没世:终身。到死都名声不显,不为人称扬。语本《论语.卫灵公》:“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述补 没世,去世,过世。直到死后名声还不为人所知。语本《论语卫灵公》:“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58首:“惟……白驹过隙,~,可为寒心刻骨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