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门直长
官名。(1)隋代左、右监门府各置三十员,正七品。唐代左右监门卫置六百八十员。掌禁卫宫门。(2)隋代太子左、右监门率各置十员,从七品,炀帝大业三年(607)改为监门直事,置六十员。唐代复名监门直长,置七十八员,从七品下。掌禁卫东宫门户。
【检索监门直长 ==>】 古籍全文检索:监门直长 全站站内检索:监门直长
官名。(1)隋代左、右监门府各置三十员,正七品。唐代左右监门卫置六百八十员。掌禁卫宫门。(2)隋代太子左、右监门率各置十员,从七品,炀帝大业三年(607)改为监门直事,置六十员。唐代复名监门直长,置七十八员,从七品下。掌禁卫东宫门户。
【介绍】: 宋南剑州尤溪人,字希圣。神宗熙宁六年进士。历知新会县。时王安石行新法,独不奉行,上书力陈其弊,求归田里。有《孟子解义》、《礼记说》。 【周请作品 ==>】
西周邑名。战国为秦都之一。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诗经· 小雅·六月》: “侵镐及方,至于泾阳。” 《史记· 秦始皇本纪》: “肃灵公,昭王子也,居泾阳。” 皆此。古邑名。在今陕西省泾阳县境。《诗经·小雅》:“狁匪茹,整居焦获,侵镐及方,至于泾阳。”战国时曾为秦都。秦灵公、昭王弟泾阳君(名巿)皆居泾阳。
见“横班”。 【检索横行正使 ==>】 古籍全文检索:横行正使 全站站内检索:横行正使
官场用语。唐朝吐蕃等少数民族人来归,称归明。北宋时契丹人及流落辽国之汉人、南宋时女真人来归,或溪峒首领纳土归顺,皆称归明人。归明官年二十五以上,许注授官职,添差不厘务差遣。
北周宣政元年 (578) 置,治所即今贵州思南县。《寰宇记》 卷121费州: “因州界费水以立郡名。” 唐贞观十一年 (637) 移涪川县于此,为费州治。天宝初改为涪川郡,乾元初复为费州。辖境相当今贵州思南、德江县地。后废。 唐贞观年间置,治涪川县(今贵州思南县)。辖境相当今贵
西晋永嘉后侨置,属梁州。两郡同治于涪县(涪城,今四川绵阳市涪江东岸)。合称为巴西、梓潼二郡。南朝宋属益州。辖境相当今四川绵阳市、梓潼、安县二县及德阳、江油二市部分地。西魏废帝二年(553)遂一分为二:梓潼郡又名潼川郡,徙理梓潼县旧城(今梓潼县), 巴西郡仍理巴西县(今绵阳市东)。
隋开皇十八年(598)以安定县改名。治今河北辛集市东北旧城。属信都郡。唐至德元载(756)改名束鹿县。 【检索鹿城县 ==>】 古籍全文检索:鹿城县 全站站内检索:鹿城县
东晋建元元年 (343),十六国前凉置,属张掖郡。治所在今甘肃张掖市南。后废。
谓子女。《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员外何不取房娘子,生得一男半女,也不绝了香火。”明.无名氏《认金梳》楔子:“若是有一男半女,还不灭了安英家后代。”《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八九回:“只是苦了少奶奶,年纪轻轻的,又没生下一男半女,将来谁是可靠的。” 并列
《尚书.五子之歌》:“憻乎若朽索之驭六马。”后用奔车朽索比喻事情很危险,应十分警惕。唐.魏徵《谏太宗十思疏》:“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并列 比喻时有危险,应多警惕。语本《尚书·五子之歌》:“憻乎若朽索之驭六马。”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其可忽乎?”△用于描写要提高警惕。也作“奔驹朽索”。【词语奔车朽索】 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