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目光如炬

目光如炬

    炬:火炬。目光像火炬一样明亮。原形容由于非常愤怒,眼睛要冒火的样子。后也借以形容洞察事物,眼光敏锐。檀道济(事迹见前“唱筹量沙”条)屡与魏军交战,战功赫赫,威名甚重,他手下的将领又都身经百战,他的儿子们都有雄才伟略,所以朝廷非常害怕,怀疑他有谋反之心。公元436年宋文帝刘义隆病重,怕死后无人能控制他,下令将其杀害。当人去抓他时,檀道济愤怒已极,眼睛瞪着,好像要喷出怒火。一会儿,他叫人拿酒来,一口气喝了一斛,扯下头上的青巾扔在地上,气愤地说:“你们这是自己毁掉自己的万里长城啊!”

【出典】:

    《南史·檀道济传》卷15,447页:“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而间引饮一斛,乃脱帻投地,曰:‘乃坏汝万里长城。’”

【例句】: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5卷:“中间坐一位神道,面阔尺余,须髯满颊,目光如炬。” 恽代英《致沈泽民、高语罕》:“泽民所说……‘教育问题,正和一切问题一样,非把全部社会问题改造好了,是不得会解决的。’真可见你目光如炬。”


主谓 炬,火把。眼光明亮如同火把照人一样。形容人气势极盛,有锐利逼人的眼神。柳建伟《金铃铛》:“裕慧看见父亲~心里就慌,很想逃进一个僻静的小屋……”△褒义。多用于描写人的神态方面。→目光炯炯 ↔目光如豆 鼠目寸光。也作“目光如电”。


猜你喜欢

  • 严我斯

    【介绍】: 清浙江归安人,字就思,一字存庵。康熙三年赐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年未满六十,即致仕归里,闭门谢客,以著述自娱,文章操行,为乡邦所重。有《尺五堂诗删》。 【严我斯作品 ==>】 

  • 笑处藏刀

    同“笑里藏刀”。清 李渔《蜃中楼.点差》:“威权震主,势焰熏人,笑处藏刀,毒性有如蜂虿。” 见“笑里藏刀”。清李渔《蜃中楼点差》:“威权震主,势焰薰人,~,毒性有如蜂虿。”

  • 曲据

    见“据曲”(2039页)。

  • 三十六计

    源见“三十六策,走为上策”。极言计策之多。清 黄遵宪《悲平壤》诗:“三十六计莫如走,人马奔腾相践蹂。”马南邨《燕山夜话.三十六计》:“古人所谓三十六计,原来并没有详细的内容,只是借太阴六六之数,表示阴谋诡计多端而已。”

  • 溶水

    史河支流。在今安徽六安市西七十里。《方舆纪要》 卷26六安州: 溶水 “源出齐头山,西北流入固始县界,合于史河”。

  • 马易之

    见“迺贤”(1347页)。

  • 超凡入圣

    指思想、学问、技艺修养到超越常人、登峰造极的境界。元.杨维桢《图绘宝鉴序》:“无论侯王贵戚,轩冕山林,道释女妇,苟有天质,超凡入圣,即可冠当代而名后世矣!”《红楼梦》一一五回:“今日弟幸会芝范,想欲领教一番超凡入圣的道理,从此可以洗净俗肠,重开眼界。”也指

  • 均川店

    即今湖北随州市西南三十里均川镇。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随州西南有均川店。

  • 莲花生

    【介绍】: 或作莲华生大士。传说释迦牟尼涅槃后八年,应其悬记,于夏历七月初十于西天竺达喇郭啸海五色莲花中化生成佛,故名。唐朝时(约八世纪后半期)应吐蕃赞普弃松德赞之聘,入今康藏地区,弘宣佛法,为藏传佛教中宁玛派(俗称红教)之奠基者。在藏期间,曾组织翻译佛经,宁

  • 丁耀亢

    明末清初山东诸城人,字西生,号野鹤。明诸生,入清后曾任容城教谕。著有《出劫纪略》,记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在山东事。 【检索丁耀亢 ==>】 古籍全文检索:丁耀亢     全站站内检索:丁耀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