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驳陆离
同“斑驳陆离”。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古瓶》:“器大可合抱,重数十斤,侧有双环,不知何用,班驳陆离。”班,一本作“斑”。清 韩泰华《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上:“此铃金质坚炼,制度浑朴,班驳陆离。”
见“陆离斑驳”。《聊斋志异·古瓶》:“器大可合抱,重数十斤,侧有双环,不知何用,~。”
同“斑驳陆离”。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古瓶》:“器大可合抱,重数十斤,侧有双环,不知何用,班驳陆离。”班,一本作“斑”。清 韩泰华《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上:“此铃金质坚炼,制度浑朴,班驳陆离。”
见“陆离斑驳”。《聊斋志异·古瓶》:“器大可合抱,重数十斤,侧有双环,不知何用,~。”
余邵鱼为余象斗族叔。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卷二著录,云:“《列国志传》,存。明余邵鱼撰。书不分回,每本随事立题。开端为武王伐纣事。邵鱼字畏斋,福建建宁府建阳县人。余象斗万历时重刻此书,呼为‘先族叔翁’,盖嘉、隆时人也。此书万历前本未见。今所见万历本有二
明嘉靖四十四年 (1565) 筑,在今江西大余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88南安府大庾县: 新田城,“ 《城池志》,庾岭北四十里为新田城”。
又名沟,俗称口。清置,属天津县。即今天津市北汉沟,接武清县界。清设把总驻守。
在江苏省金湖县西北部。面积57.7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吕良,人口 3800。明称砖桥集镇,因镇中河面有一砖桥而得名。后为防匪患,吕、梁二姓在镇周凿沟架桥得名吕梁桥镇。建国后由梁的谐音讹称为良,演变为吕良镇。1949年设吕良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
参见“盘根错节”。 【检索志不求易,事不避难 ==>】 古籍全文检索:志不求易,事不避难 全站站内检索:志不求易,事不避难
孙吴时鄱阳农民起义。嘉禾六年(公元237年),鄱阳(治今江西波阳东)人吴遽率领当地农民举行起义,杀死前来掠民为兵的中郎将周祗,连克数县。豫章(治今江西南昌)和庐陵(治今江西泰和西北)两郡农民纷起响应。三郡农民军联合作战。孙权派陆逊镇压,起义失败,吴遽投降。陆逊挑选义军强壮者八千多人,强制为兵。
明浙江定海(今宁波镇海区)人。万历进士。历官工部郎中,首劾李三才“贪、险、假、横”四罪。天启五年(1625)因附魏忠贤,骤升兵部尚书。谋兴大狱,尽杀东林党人。七年护桂王之藩衡州,加太子太保。返京后见魏党失势,乃称病归。崇祯二年(1629)定逆案,判徒三年,赎为民。 【检
同“三年窥宋”。宋 晁补之《青玉案》词:“三年宋玉墙东畔。怪相见,常低面。一曲文君芳心乱。” 【检索三年宋玉墙东畔 ==>】 古籍全文检索:三年宋玉墙东畔 全站站内检索:三年宋玉墙东畔
宋通州静海人,字正臣。第进士。授将作监丞,通判滁州。知太平州,上政论三十篇。入为殿中侍御史、开封府判官。后历任地方州官,卒于京师。虽能任繁剧,然治家则凌乱无纪。
【生卒】:?——1523昌化(治今浙江临安西)人。世宗祖母邵太后弟。世宗即位,封昌化伯。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