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水枯石烂

水枯石烂

表示经历的时间久长,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郭沫若《女神.湘累》:“爱人呀,还不回来呀!我们从春望到秋,从秋望到夏,望到水枯石烂了!”参见“海枯石烂”。


见“海枯石烂”。郭沫若《女神·湘累》:“爱人呀,还不回来呀!我们从春望到秋,从秋望到夏,望到~了!”


猜你喜欢

  • 孔宪彝增刻《对岳楼诗续录》为八卷。

    录道光十九年至咸丰六年诗,据宪彝《对岳楼诗续录自序》,咸丰三年秋尝编定诗集十卷,《诗续录》乃选刻前编并增入四年以后诗。

  • 读音:mǐn【源】 系自羌姓。齐湣王之后以谥为氏,见《世本》(4,17)。②系自姬姓。春秋时鲁公族之后有湣氏(8,17,19,21)。【变】 一作〔涽〕(19,21)。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据 《路史》云: “鲁后有湣氏。” 《姓氏词典》 云: “与闵姓同源,以谥号为姓氏。源于姬姓。鲁公族后有湣氏。”

  • 十八日,毕沅(1730—1797)生。

    沅字纕蘅、湘衡,号秋帆、弇山,自号灵岩山人,镇洋人。乾隆二十五年状元,授修撰。抚陕甚久,关中风雅,于斯为盛。著有《灵岩山人诗集》四十卷、《文集》八卷。事迹见钱大昕《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湖广总督世袭二等轻车都尉毕公墓志铭》(《潜研堂文集》卷四二)、王昶《兵部尚书

  • 鄂山

    1770—1838清朝将领。满洲正蓝旗人。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字润泉。嘉庆进士。历任知府、按察使、布政使。道光五年(1825),授陕西巡抚。不久,署陕甘总督。任内,为稳定局势,派兵设卡,以防代守。六年,张格尔入侵新疆时,奉命筹备粮饷,同前任陕西巡抚卢坤总理军务,进剿张格尔。任内于吐鲁番、库车两处设立粮台,又同卢坤列陈储大营粮饷、量加兵丁口粮、官给驼马草料、兴造军火器械、价雇商民车辆等11事,皆被

  • 精夫

    即渠帅,少数民族的首领。《后汉书·南蛮传》:“各渠帅曰精夫……今长沙武陵蛮是也。”

  • 姜寨镇

    在安徽省临泉县西部。面积55.9平方千米。人口5.5万。镇人民政府驻姜寨集,人口5500。相传汉光武帝刘秀至此,遇到顽强抵抗,故名“强寨”。另据新蔡旧志载,新蔡为古吕侯国,姜寨是其属地,传说吕侯之后姜子牙生于此,故名。1948年设姜寨区,1958年成立姜寨公社,1983年改乡。

  • 拉孜

    即今西藏拉孜县东北拉孜。清松筠 《西招纪行诗》 注: “拉孜地名,在彭错岭、甲错山中间。”

  • 九宫山

    在今湖北通山县东南与江西武宁县接界处。清顺治二年(1645)李自成败死于此(一说李自成败走石门夹山为僧,殁于康熙十三年〔1674〕)。 【检索九宫山 ==>】 古籍全文检索:九宫山     全站站内检索:九宫山

  • 户口编制单位。自宋朝以来,地方一直推行保甲制。保设保长,甲设甲长。每甲所辖户数历代不等,有十户、数十户,亦有百户者。清初以十户为一甲,置甲长。至雍正四年(1726)定制,十牌(百户)为一甲,立甲长一人。

  • 鲍家墩

    集镇名。在江苏省射阳县北部。属千秋镇,为原鲍墩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2800。清嘉庆、宣统年间以扬州鲍姓盐商于墩台建街设盐场,聚落名称鲍家墩,又名鲍家墩镇。产稻、小麦、棉花、油菜籽等。有建材、农机、综合等厂。通客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