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
官名,宓羲时的中官称黄龙,掌佐国君理国务。《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宓羲龙师名官。”注:“应劭曰:师者,长也,以龙纪其官长,故为龙师。春官为青龙,夏官为赤龙,秋官为白龙,冬官为黑龙,中官为黄龙。”
官名,宓羲时的中官称黄龙,掌佐国君理国务。《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宓羲龙师名官。”注:“应劭曰:师者,长也,以龙纪其官长,故为龙师。春官为青龙,夏官为赤龙,秋官为白龙,冬官为黑龙,中官为黄龙。”
在今湖南凤凰县东北五十里沱江中。清严如熤《苗疆险要考》谓老虎口“乱岩错立,沱江上下俱可通舟,为此处阻隔”。
炫云:“若在晋国而筮,何得云‘筮仕于晋’?又有辛甲、辛有并是周人,何故辛廖独为晋大夫?”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从此说。
《汉书·河间献王传》载:汉景帝子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从民间搜求典籍,立博士,修礼乐,对保存经典与礼乐有所助益。后因以“河间礼乐”或“河间经术”指尊崇经典、修明礼乐。杜甫《奉汉中王手札》:“枚乘文章老,河间礼乐存。”又《别李义》:“子建文笔壮,河间经术存。”
又称西海郡故城。在青海省海晏县青海湖东北金银滩上。当地称为“三角城”,为汉代西海郡城址。据载,西汉时期设置了东海、南海、北海三郡,缺了一个西海郡。为取“四海归一”之意,西汉元始四年(4年),安汉公王莽在今海晏县筑城设立西海郡。今城址保存较完整,东西长650米、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西安县置,属驩州。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西北香山附近。大业初属日南郡。后废。唐武德五年(622)复置,为源州治。贞观后废。 古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以西安县改名,治今越南河静省香山附近。属日南郡。后废。唐武德五年(622年)复置。贞观后废。
宋置,在今江西大余县南一里。《方舆纪要》 卷88南安府大庾县: 横浦驿 “在横浦桥南。宋、元时旧驿也。有水、马二驿,明朝洪武二十九年并为一驿”。《清一统志南安府》: 横浦驿 “本朝乾隆二十一年裁”。
【生卒】:?——935 小名温,淳钦后弟室温女。太宗为大元帅时,纳萧妃,生穆宗,即位,立为后。性聪慧,受殊宠,虽行军、田猎必与共。卒,谥彰德。重熙二十一年(1052),改谥靖安。 【辽太宗靖安后萧氏作品 ==>】
①在今山西吉县西南。黄河北来至此全倾于西崖,奔放而下,悬注潆旋,有若壶然,故名。《书禹贡》:“既载壶口”;《资治通鉴》:隋义宁元年(617),李渊大军自龙门“进军壶口”,即此。②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南。又名平山。《水经汾水注》以此山为《禹贡》之壶口山,误。③又名“
在今陕西潼关县东北。《水经·河水注》引郭缘生记曰: “汉末之乱,魏武征韩遂、马超,连兵此地。今际河之西有曹公垒……义熙十三年,王师曾据此垒。” 《晋书·赫连勃勃载记》: “赫连昌攻皊石及龙骧将军王敬于潼关之曹公故垒,克之。” 即此。在今陕西省潼关县东北。东晋义熙十四年(418年),夏赫连昌于曹公垒擒王敬先,即此。
圆:圆满,完整。把自己的说法表达得没有一点破绽。《官场现形记》五五回:“〔史其祥〕踌躇了好半天,只得仰承宪意,自圆其说道:‘职道的话原是一时愚昧之谈,作不得准的。’”朱自清《古诗十九首释》:“这不但不切合原作,并且常常不能自圆其说;只算是无中生有,驴唇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