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一诺千金

一诺千金

    参见“季布一诺”。


主谓 诺,允诺;千金,形容价值大。一句诺言,价值千金。形容说话极守信用。语本《史记·季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宋·贺铸《东山词·六州歌头》:“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元·王实甫《西厢记》2本金圣叹批:“夫人而诚~,更无食言者也。”△褒义。常用于说明重信用。→一言九鼎 一诺无辞。也作“千金一诺”。


解释 诺:应允;同意。形容说话非常讲信用。

出处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 得季布一诺。’”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为人侠义 好助。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 受到大家的赞扬。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的部下,曾几次献策, 使刘邦的军队吃了败仗。刘邦当了皇帝后,想起这事,就气恨不 已,下令通缉季布。敬慕季布为人的人,都在暗中帮助他。不久, 季布经过化装,到山东一家姓朱的人家当佣工。朱家明知他是季 布,仍收留了他。后来,朱家又到洛阳去找刘邦的老朋友汝阴侯 夏侯婴说情。刘邦在夏侯婴的劝说下撤销了对季布的通缉令,还 封季布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东太守。有一个季布的同乡人曹 邱生,专爱结交有权势的官员,借以炫耀和抬高自己,季布一向 看不起他。听说季布又做了大官,他就马上去见季布。季布听说 曹邱生要来,就虎着脸,准备发落几句话,让他下不了台。谁知 曹邱生一进厅堂,不管季布的脸色多么阴沉,话语多么难听,立 即对着季布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要与季布拉家常叙旧,并吹捧 说:“我听到楚地到处流传着‘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 这样的话,我们既是同乡, 我又到处宣扬你的好名声, 你为什么不愿见我呢?”季 布听了曹邱生的这番话, 顿时高兴起来,留他住了 几个月,作为贵客招待。 临走,还送给他很多礼物。 后来,曹邱生又继续替季 布到处宣扬,季布的名声 也就越来越大了。

近义 言而有信

反义 出尔反尔

例句

为人要讲诚信,一诺千金, 不能出尔反尔。


猜你喜欢

  • 昌润渠

    在今宁夏平罗县东。清雍正六年 (1728)循黄河支流六洋河之旧迹疏浚而成。《清一统志·宁夏府一》: 昌润渠 “本朝雍正六年既开惠农渠,复即旧河疏其淤塞。重筑湃岸于渠口……两旁分支渠数十道, 溉田万条顷。 名昌润渠”。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东。清雍正四年(1726年)就黄河西岸支流六羊河疏凿而成。自黄河引水东北流百余里,仍入黄河。筑有进水、退水、逼水等闸,两旁分支渠二十余道。历经修治,溉田万余顷

  • 一钱太守

    比喻为官清廉。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今山东牟平县)人,东汉宗室。东汉后期先后任山东、江西、浙江地方官。所至除苛税,禁查非法,地方大治。离会稽太守任时,百姓依恋不舍,其中五六位老人还各持一百文钱与刘宠以作纪念。刘宠不忍辜负百姓厚意,于是从他们所送的百钱中各选一枚大者收了下来,其余九十九钱仍然还给了送行的百姓。【出典】:《后汉书》卷76第2478页《刘宠传》:“三迁拜会稽太守,……宠简除烦苛,禁察非法

  • 监兑主事

    官名。明制以主事任漕粮监兑之职,称为监兑主事,见《明史·食货志三》。

  • 菩萨蛮

    词牌名。一名《子夜歌》、《重叠金》。本为唐教坊曲名,《教坊记》载开元中已有此曲。双调四十四字,上片四句二十四字,下片四句二十字,上下片均两仄韵转两平韵。相传李白曾作此词。

  • 张照

    【生卒】:1691——1745 字得天。江南娄县(今上海松江)人。康熙后期进士。历官左都御史、刑部尚书兼管乐部。雍正十三年(1735)出任抚定苗疆大臣,督师用兵贵州、云南,坐罪削职。雍正、乾隆中,先后上疏请更定律例,禁革“印子钱”。博学,擅长书法。乾隆十年卒。谥文敏。 【生

  • 清平

    村名。在云南省陇川县中部偏北、陇川坝子东北端,南畹河上游台地。清平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330。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陇川土司派周双林在此设衙。后因人烟稀少,清净平安而得名。产稻、玉米、小麦、茶叶、油桐、核桃、甘蔗等。有农具厂及水电站。梁陇公路经此。

  • 安侯河

    即今蒙古鄂尔浑河。东汉章和元年(87),北单于受鲜卑等族攻击,曾远避此河以西。 【检索安侯河 ==>】 古籍全文检索:安侯河     全站站内检索:安侯河

  • 张鹤腾

    字元汉,鹤鸣弟。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历官云南副使,声誉过其兄。崇祯八年(1635)农民起义军陷颍州,被杀。 【张鹤腾作品 ==>】 

  • 叶尔羌参赞大臣

    见“总理回疆事务参赞大臣”。 【检索叶尔羌参赞大臣 ==>】 古籍全文检索:叶尔羌参赞大臣     全站站内检索:叶尔羌参赞大臣

  • 高燿

    明保定清苑(今属河北)人,字子潜,号熙斋。嘉靖进士。历任工部主事、太仆寺少卿、顺天府尹。嘉靖三十九年(1560)官至户部尚书。隆庆元年(1567)罢归。卒年八十五。 【检索高燿 ==>】 古籍全文检索:高燿     全站站内检索:高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