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词叙录
书名。戏曲论著。明徐渭著。一卷。成书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论述宋、元南戏发展史,解释南戏行当、术语,并附宋、元、明南戏剧本目录一百十三种。有壶隐居抄本,何焯批、补。《续曲丛刊》本据此翻刻。1959年,中国戏剧出版社收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
【检索南词叙录 ==>】 古籍全文检索:南词叙录 全站站内检索:南词叙录
书名。戏曲论著。明徐渭著。一卷。成书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论述宋、元南戏发展史,解释南戏行当、术语,并附宋、元、明南戏剧本目录一百十三种。有壶隐居抄本,何焯批、补。《续曲丛刊》本据此翻刻。1959年,中国戏剧出版社收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
【介绍】: 宋定州安喜人,字舜功。杜审琦曾孙。自三班奉职累迁知惠、莫二州。徙知邻州、庆州。破贼三砦,以功领忠州刺史,为泾原路钤辖,敕巡警边州。后知沧州、定州、泾州、瀛州、恩州等,徙大名府路总管,改乾州团练使卒。 【杜惟序作品 ==>】
同“一瓢颜巷”。宋郑侠《次张汉公言怀》诗:“千里瘴乡吾遂客,一箪穷巷子书生。”
在今广东始兴县南隘子镇西南六里满堂村。为客家围楼。清道光十三年 (1833) 动工修建,咸丰十年 (1860) 竣工。历时二十八年。是目前广东省内规模最大最具特色的客家民居。总体平面近似长方形,有十二院、九厅、六天井,建有平房、楼房、炮楼等居室数百间。整座建筑由 “中心围”、“上新屋”、“下新屋” 三组相对独立的围楼组成,各组围楼均环以外廊。整座建筑回廊通道四通八达,装饰图案精美,向以大、牢、讲究
【生卒】:?—251 【介绍】: 三国蜀南阳人,字季阳。刘备入蜀,擢新都、绵竹令,有政声。迁巴西太守。诸葛亮连年出军,乂为募兵。累迁广汉、蜀郡太守,防禁奸巧,有政绩。官至尚书令。为政简约,持法深刻。撰有《格论》。 【吕乂作品 ==>】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军抗击英法联军的最后一战。八里桥在通州城西八里,横跨通惠河,是进入北京的要道。张家湾之战后,英法联军五千名继续西犯,于咸丰十年八月七日(1860.9.21)分三路猛扑八里桥咸户庄(一作元狐庄)一带。清守军僧格林沁、胜保、瑞麟各率其部约三万人迎战。激战
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谓意为“胚胎”。金代女真人有以此命名者,如宗室完颜果第三子即名孛论出。
【生卒】:1532—1612 【介绍】: 明山东泰安人,字夏卿,号岳峰。嘉靖四十一年进士,授榆次令,累官兵部侍郎。拥扈潞王之国,一切依法办事,中官皆惧。进刑部尚书兼署兵部。有《两镇奏议》、《藩封纪略》、《夷俗记》等。 【萧大亨作品 ==>】
指农历九月九日的重阳日和九月初十的小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同“画地为牢”。清 王夫之《薑斋诗话》卷二:“诗之有皎然、虞伯生,经义之有茅鹿门、汤宾尹、袁了凡,皆画地成牢以陷人者,有死法也。” 见“画地为牢”。清王夫之《姜斋诗话》卷2:“诗之有皎然、虞伯生,经义之有茅鹿门、汤宾尹、袁了凡,皆~以陷人者,有死法也。”
为了防御蒙古贵族统治者的袭扰,自洪武(公元1368年—1398年)至永乐(公元1403年—1424年)时期,在东自辽东,西抵嘉峪关的沿边地带,先后设置了九个要镇,称为“九边”。又在沿边各镇修缮长城,称为“边墙”,以加强防御能力。成化(公元1465年—1487年)时,延绥巡抚都御史余子俊修筑西段,东起清水营(陕西府谷西北),西抵花马池(宁夏盐池西),长达一千七百七十里。嘉靖至万历(公元1562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