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
算学术语。又称廉法。开方术中未知数最高次及一次项之外的系数。其原义是“堂屋的侧边”。刘徽注《九章算术》*开立方术,在其几何解释中将廉引申为以已得数为边长的正方体三棱上的正棱柱,其底面为未知数之平方,长为已得数,共三个,即减根变换后未知数平方的系数为3。后推广到高次开方中,开三乘方(即四次方)有二廉,分别称为上廉、下廉;开五次及高于五次之方,诸廉自下而上分别称为一廉、二廉、三廉……上廉。此时诸廉已超出几何直观所能解释的范围。
【检索廉 ==>】 古籍全文检索:廉 全站站内检索:廉
算学术语。又称廉法。开方术中未知数最高次及一次项之外的系数。其原义是“堂屋的侧边”。刘徽注《九章算术》*开立方术,在其几何解释中将廉引申为以已得数为边长的正方体三棱上的正棱柱,其底面为未知数之平方,长为已得数,共三个,即减根变换后未知数平方的系数为3。后推广到高次开方中,开三乘方(即四次方)有二廉,分别称为上廉、下廉;开五次及高于五次之方,诸廉自下而上分别称为一廉、二廉、三廉……上廉。此时诸廉已超出几何直观所能解释的范围。
秦汉时期中央政府设置的高级官僚机构。据说周代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秦朝建立后,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丞相为百官之长, 辅佐皇帝,综理全国政务。汉初改为相国,西汉末年又改称大司徒。太尉为全国军事首脑,汉武帝时改称大司马。御史大夫为仅次于丞相的中央高级长官,主监察,兼管重要文书图籍。西汉时丞相缺位,往往以御史大夫递补。东汉以太尉(大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刘秀以西汉后期大臣专政为戒,因此
在今四川云阳县东长江中。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朐忍县“水道有东阳,下瞿数滩”。《水经·江水注》:“江水又东径东阳滩,江上有破石,故亦通谓之破石滩,苟延光设处也。”咸丰《云阳县志》称县东三十里有东洋滩。
《纲鉴易知录》卷七九:“以秦桧为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范宗尹既去,桧欲得相位,因扬言曰:‘我有二策,可耸动天下。’或问:‘何不言?’桧曰:‘今无相,不可行也。’帝闻,乃有是命。”
在今四川重庆市西南,长江北岸。清乾隆《巴县志》卷2:冷水垭“离城四十里”。
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都 廟號 謚號 建元 年號年次 輔 政 者 備 注 元 (11)孛兒只斤愛育黎拔力八達 大都 仁宗 欽 2 2延祐5年 伯忽、曲出 薩迦 達尼欽波桑波貝 薩迦 座主 古格 505年 西藏阿里 大理 月 曆 表 6031—354—2202843
卷首题识署“嘉靖丙寅冬,门人俞宪谨识”。
【生卒】:1227—1294宋元间台州临海人,字伯起。宋末为台州知府,以城降元,授台州安抚使,谢病归。世祖至元十九年起为浙东宣慰副使,后改宁国路同知。
①贡士之法,即由诸侯国或地方州郡每年向朝廷选送人才。《汉书·食货志上》: “诸侯岁贡少学之异者于天子,学于太学,命曰造士。行同能偶,则别之以射,然后爵命焉。”《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兴廉举孝,岁贡于外府。”注: “言举孝廉贤才,每岁贡自州郡也。”《称谓录》:“《蔡邕传》: 古者取土,必使诸侯岁贡。”② 明清科举中贡士之称谓,属贡生之一种。即每年由各府、州、县学贡入国子监读书的生员。明
官名,战国置。都大司马副佐,掌都邑军事的高级军吏。 《古玺汇编》第五号: “杫都左司马。”
在今江苏南京市紫金山西南,明孝陵西。廖仲恺 (1877—1925),广东归善 (今惠阳) 人。早年参加同盟会,积极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是孙中山的得力助手。1925年8月在广州被国民党右派暗杀。原葬广州,1935年迁葬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