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化镇
在江西省新建县中部,东南临赣江。面积68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乐化街,人口 3520。相传宋为驿站,赴京赶考者与来往官员常宿于此,渐为商贾集聚繁华之地,因名乐化。镇以驻地名。1945—1949年曾为新建县治。1949年属新建县第一区。1958年设乐化公社,1984年改乡,1994年置镇。产稻、棉花、花生、油菜籽等。有水泥、水利设备、农机、染织等厂。江西省变压器厂驻此。京九铁路、昌九高速公路和316、105国道经此。
在江西省新建县中部,东南临赣江。面积68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乐化街,人口 3520。相传宋为驿站,赴京赶考者与来往官员常宿于此,渐为商贾集聚繁华之地,因名乐化。镇以驻地名。1945—1949年曾为新建县治。1949年属新建县第一区。1958年设乐化公社,1984年改乡,1994年置镇。产稻、棉花、花生、油菜籽等。有水泥、水利设备、农机、染织等厂。江西省变压器厂驻此。京九铁路、昌九高速公路和316、105国道经此。
书名。清末著名奏折。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十日(1901.1.29)清政府谕令中外大员就变法事宜提出建议,两江总督刘坤一和湖广总督张之洞遂会衔连上三道奏折。二十七年五月二十七日一折就兴学育才提出四条建议:设文武学堂、酌改文科、停罢武科、奖劝游学。六月四日一折就整顿中法提
①渡虎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米泉市南部。市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14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上沙河村,人口1.9万。古牧地,系蒙古语译音,意谓“沟渠交错的地方”。元、明时为蒙古游牧地区。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在此修筑辑怀城,为扼守迪化之门户。清人褚廷璋云:“辑怀城
【介绍】:唐代散文家。颍川(治今河南许昌)人。生卒年不详。开元初,为右拾遗。迁太常博士。开元十二年(724)为太子司议郎,撰《李公墓志》。以寿卒。《全唐文》存文七篇,《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存墓志一篇。事迹见其文及《新唐书》本传。
即今四川剑阁县南之西河。《舆地纪胜》卷186隆庆府:小潼水“源出武连县北七十里,经县城西,经普成界入阆州,合嘉陵江”。《方舆纪要》卷68剑州:小潼水在“州西一百二十里。其地有津曰小潼津。源出废武连县北八十里,流经梓潼县,又东南入嘉陵江。或曰此即南部县西水河之上源”。
【介绍】: 五代时处州丽水人。仕吴越,官至内都监。受钱元瓖顾命。元瓘卒,内牙指挥使戴恽欲立元瓖养子弘侑。德安伏甲杀恽,废弘侑。后贬处州右都监。 【章德安作品 ==>】
《续资治通鉴》卷九二:“金主行次约罗(旧作爻剌,今改)。会诸将议,皆曰:‘辽兵号七十万,其锋未易挡。吾军远来,人马疲乏,宜深沟高垒以待。’从之。丁未,金主以骑兵亲候辽军,获督饷者,知辽主以耶律章嘉努叛,西还二日矣。诸将请追击之,金主曰:‘敌来不迎战,去而追之
黄之隽集唐诗九十首,欲献未果。据黄之隽《冬录》(《瘩堂集》附录)。又,楼俨献《织具图》诗词,钦擢摧第一。据《国朝诗人征略》初编卷二三引《金华诗录》。
在今湖南溆浦县南。古名序水。亦曰溆川。又名双龙江。源出鄜梁山,西北流入沅。《楚辞九章涉江》: “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 古称溆浦,又称双龙江、溆川。溆,又作序(《汉书地理志》)。又名序溪。《楚辞九章涉江》:“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之所如。”即指此
明正统三年 (1438) 命都御史镇守,以后或侍郎或大理卿出抚。景泰元年 (1450) 定设。驻武昌府 (治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辖湖广诸府州,永顺、保靖州宣慰司,施州诸宣抚、安抚、长官司,湖广行都司诸卫所及广东韶州府、连州、连山、阳山等州县,广西贺县、富川等县,江西大庾、上犹等县,贵州黎平府等地。清辖湖北全省,康熙三年 (1664)改为湖北巡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