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绣水

绣水

①一名秀水。在今浙江嘉兴市北。《清一统志·嘉兴府》: 秀水 “在秀水县 (今嘉兴市) 北。即南湖之下流,北入运河。相传水浮五色,见者获庆,亦称绣水。邑名因此”。

②在今江西婺源县城北。《方舆纪要》 卷28徽州府婺源县: 绣水 “旧名大溪。县境群出之水,出自县东及县东北者,会流于县东北二十余里之汪口,又西而为北港。其出自县北者,至清华合流而西,为西港,至县北二十里,曰武口,与北港水合。又南至城北,绕城而西,又西南。而远近诸山水,悉附入焉,流入德兴县,下流注于鄱阳。《志》 云,绣水合二港十一源之水,汇流城下,绕城三面而西,波纹如绣,又南益合众流,至德兴谓之大溪,至乐平县谓之乐安江云”。


即“秀水”。


猜你喜欢

  • 欧阳玄《萧同可诗序》:诗自汉魏以下,莫盛于唐宋。

    东都南渡,名家可数,而可恨者亦多。金人疏越跌宕之音,自谓吴人萎靡,然概之大雅,钧未为得也。至元间,山林遗老,闲暇抒思之咏,一二缙绅大夫,以其和平之气,弄翰自娱。于是著论源委,益陋旧尚。近时学者,于诗无作则已,作则五言必归黄初;歌行、乐府、七言,蕲至盛唐。虽

  • 鹘里尀

    又记作“鹘吕尀”。契丹语,意“偷时”。契丹族对“放偷”的称谓。旧俗,正月十三日,放国人做贼3日,偷盗不以为罪,如盗及10贯以上,方依法遣之。

  • 大丙山

    亦作大景山。在今陕西略阳县东南,与小丙山相连。《寰宇记》卷135兴州顺政县:“大景山、小景山,景字本为丙,国讳改之,并在县东南七十里。其山峻崖南北相对,阔七步。其崖峻削,高百余丈。山衣石发,被于崖际。北有穴,方圆二丈余。其穴有水潜流,土人相传为丙穴。”

  • 惠福区

    旧区名。1949年由广州市设置(广州市原为中央直辖市,1954年改属广东省)。在今广东省广州市旧城区东部。以区内有惠福路得名。1952年撤销,并入广州市中区。

  • 谢肇淛、徐熥途经苏州,结识前辈诗人王稚登。

    谢肇淛《题王百谷尺牍跋》:“百谷先生,诗文偈跋种种擅长,而于尺牍遂几绝代。学既宏肆,才复敏健,信手拈来,如天花散落,色色殊妙。忆余从戊子冬与惟和计偕过吴门,初识先生,以后二十余年,音书杂沓,未尝断绝。余观此卷札子中,阑及不肖者十七,即先生亦自信与徐、谢二君

  • 团练守捉使

    使职名。唐肃宗至德、乾元(756—760)中改防御使置,主兵事而无旌节,有副使一人,判官二人,代宗永泰(765—766)以后有加置参谋者。

  • 于宽

    【介绍】: 明陕西咸宁人,字克弘。成化中举人。在国子监时,友人任良病故,其妻卖女治丧。宽为赎还,与诸友合资助其丧。后为巩县知县,筑堤障水,积谷救荒,除强暴,决疑狱。官至邓州知州。 【于宽作品 ==>】 

  • 谢希深、欧阳永叔官洛阳时,同游嵩山。

    自颍阳归,暮抵龙门香山。雪作,登石楼望都城,各有所怀。忽于烟霭中有策马渡伊水来者,既至,乃钱相遣厨传歌妓至。吏传公言曰:“山行良劳,当少留龙门赏雪,府事简,无遽归也。”钱相遇诸公之厚类此。(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八)

  • 泸县

    1913年改泸州置,为四川永宁道治。治所即今四川泸州市。1928 年直属四川省。1950年析城区设泸州市。1951年徙县治于今泸州市小市镇。在四川省南部,毗邻重庆市。属泸州市。面积 1513 平方千米。人口103.5万。辖16镇、8乡。县人民政府驻福集镇。西汉置江阳县,治今泸州市,属犍为郡。南朝梁大同中置泸州,治江阳县。远取泸水(金沙江)为名。隋大业元年(605年)江阳改名泸川县。三年改泸州为泸川

  • 龙船

    又称龙舟。造型似龙,专供皇帝巡幸用。装饰华丽,如水上活动宫殿。宋以前即有建造,宋元时期得到较大发展。据《元史》卷四十三记载,至正十四年(1354),元顺帝曾“自制其样”,据此建造龙船一艘,长一百二十尺,宽二十尺,前部建有瓦帘棚,穿廊有两个暖阁,后部建楼阁式殿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