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事件>章懋(1436—1521)卒。

章懋(1436—1521)卒。

章懋以耿介拔俗见称。章懋字德懋,别号暗然子,兰溪人。成化丙戌会试第一。改庶吉士,授编修。会上元内宴,命作鳌山灯诗,不奉诏,且以疏谏,黜为临武知县。弘治、正德间,累官南京礼部尚书,致仕。事迹具《明史》本传。《四库全书总目》卷九三子部儒家类三著录《枫山语录》一卷,提要曰:“是编卷帙不多,分为五类,曰学术,曰政治,曰艺文,曰人物,曰拾遗。其学术、政治虽人人习见之理,而明白醇正,不失为儒者之言。艺文诸条,持论亦极平允,不似讲学家动以载道为词。其评骘人物,于陈献章独有微词。则懋之学主笃实,而献章或入玄虚也。然献章出处之间,稍有遗议,而懋人品高洁,始终负一代重望。则笃实鲜失之明验矣。又谓胡居仁不适于用,似亦有见。惟推尊吴与弼太过,则颇有所不可解耳。”又卷一七一集部别集类二四著录《枫山集》四卷、附录一卷,提要曰:“懋初在词垣,以直谏著名。今集中第一篇即其原疏。考元夕张灯,未为失德,词臣赓韵,亦有前规。而反复力争,近乎伊川之谏折柳,未免矫激太过。然其意要不失于持正,故君子犹有取焉。至其平生清节,矫矫过人,可谓耿介拔俗之操。其讲学恪守前贤弗逾尺寸,不屑为浮夸表暴之谈。在明代诸儒,尤为淳实。《明史》本传称,或讽之为文章,则对曰:此小技耳,予弗暇。有劝以著述者,曰:先儒之言至矣,芟其繁可也。盖其旨惟在身体力行,而于语言文字之间非所留意。故生平所作,止于如此。然所存皆辞意醇正,有和平温厚之风。盖道德之腴,发为词章,固非蜡貌栀言者所可比尔。”

猜你喜欢

  • 《战国策•燕策一•燕昭王收破燕》作于本年后。

    此章为叙事体。自“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写到乐毅伐齐。“齐城之不下者,唯独莒、即墨”。而五国合纵攻齐,燕将乐毅攻入齐都临淄在周赧王三十一年(前284年)。《策》文中郭隗以“千金市马,之喻说燕昭王求贤或在昭王即位不久,但全篇《策》文之作不得早于本年。

  • 桔井

    ①借指仙人遗迹。唐杜甫《入衡州》诗:“桔井旧地宅,仙山引舟航。” ②借指隐居修道之处。元范康《新水令乐道》套曲: “从教师诗书颇习,参释道性命根基。杏林中作生涯,桔井内为活计。” ●晋葛洪《神仙传苏仙公》: 苏仙公(苏耽),桂阳人。汉文帝时得道。“ [苏耽] 跪白

  • 大言弗怍

    见“大言不惭”。 【检索大言弗怍 ==>】 古籍全文检索:大言弗怍     全站站内检索:大言弗怍

  • 九日,殷文圭有《次韵九华杜先辈重阳寄投宛陵丞相》诗投献田頵。

    頵于乾宁二年九月前转左仆射、观察宣州、宁国军节度使、加使相。诗云:“日下飞声彻不毛,酒醒时得广离骚。先生鬓为吟诗白,上相心因治国劳。……强酬小谢重阳句,沙恨无金尽日淘。”(见《全唐诗》卷七〇七,参《全唐诗人名考》)

  • 小门屿

    又名丁字门屿。在今台湾省澎湖县西北渔翁岛北侧。清蒋毓英《台湾府志》卷3:丁字门屿“周围不及里许,并无居民,去西屿头有七八里许”。

  • 咸平五年,南省试进士《有教无类赋》,王沂公为第一。

    《赋》盛行于世,其警句有云:“神龙异禀,犹嗜欲之可求;纤草何知,尚薰莸而相假。”时有轻薄子拟作四句云:“相国寺前,熊翻筋斗;望春门外,驴舞柘枝。”议者以谓言虽鄙俚,亦著题也。(欧阳修《归田录》卷二)

  • 彩笔掷还

    同“彩毫还郭璞”。宋刘克庄《贺新郎.王实之喜余出岭命爱姬歌新词以相劳辄次其韵》词:“彩笔掷还残锦去,愿今生来世无妖梦。”

  • 南轩

    【生卒】:?—1597明陕西渭南人,字叔后。嘉靖三十二年进士。历吏部郎中,终山东参议。有《通鉴纲目前编》、《关中文献志》、《渭上稿》。

  • 鮑叔

    读音:Bàoshū【源】 或系春秋时齐敬叔之子鲍叔牙之后。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

  • 嶽莲

    【介绍】: 名或作王莲。清女僧。字韵香,号玉井道人,又号清微道人。居无锡双修庵。娴吟咏,解琴理。书法二王,兰竹清韵有骨。 【嶽莲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