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裳蛮
即“裳人”(2448页)。
即“裳人”(2448页)。
清雍正十三年(1735)升同州置,属陕西省。治所在大荔县(今陕西大荔县)。辖境相当今陕西韩城市以南,白水、蒲城二县以东,华县、华阴市以北地。1913年废。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同州置,治大荔县(今属陕西)。属陕西省。辖境约当今陕西省蒲城、华县、华阴、潼关等县市地。191
在西藏自治区中南部、喜马拉雅山北麓。属山南地区。面积 2200 平方千米。人口5.4万。辖2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泽当镇。乃东,系用汉字译写的藏语地名。乃,意为“尖、端”,头;东,意为“面前、前面”。乃东,在此实指形似象鼻山尖前。曾译勒东、尼东、聂东。历史上属西藏开
官名。北魏置,选文学之士以他官兼领,掌起居注的修撰。郑伯猷以尚书外兵郎中,魏收以散骑侍郎为之。官名。北魏置,见“起居令史”。
【介绍】: 宋台州黄岩人,字立方,号思斋。终身不慕荣利。与车若水友善,若水兄事之。汇编《朱子语录》,又有《戛釜吟》。 【胡常作品 ==>】
东汉改博山县置。治今河南淅川县南。属南阳郡。南朝齐改名县。隋复名顺阳县,移治今河南邓州市西。唐武德六年(623)废。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复置。金废入穰城县。元复置,后至元二年(1336)废入内乡县。 【检索顺阳县 ==>】 古籍全文检索:顺阳县 全站站内检索:顺
仅:只。身:自身。免:指幸免于灾难。指在危难中只身逃了出来,仅仅免于一死。《战国策.燕策二》:“济上之军,奉令击齐,大胜之。轻卒锐兵,长驱至国。齐王逃遁走莒,仅以身免。”《后汉书.朱浮传》:“会上谷太守耿况遣骑来救浮,浮乃得遁走。南至良乡,其兵长反遮之,浮
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腰。清光绪《峨眉山图说》:“上天梯历级而升,进玉皇亭古刹,云深殿宇孤耸,额‘华严顶’。顶从岩隅,泉甘如醴,名九龙井。”古刹为清雍正间扩建。寺旁有九龙泉,岩下有桂花洞。风景奇险,有小金顶之称。
春秋时鲁国人。秋胡娶妻五日,即离家为官于陈。五年乃归。未至家,见路旁妇人采桑,秋胡与嬉言,并与之金。妇正言拒之。秋胡归家,奉金于母,及妇至,即采桑者,秋胡惭。妇责以不孝不义,投河而死。
同“叩牛角”。闽徐夤《依韵赠严司直》:“歌残白石扣牛角,赋换黄金爱马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