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文言译文>《唐才子传·李端》

《唐才子传·李端》


唐才子传
原文
    李端,赵州人,嘉祐之侄也少时居庐山,依皎然读书,意况清虚,酷慕禅侣。大历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以清赢多病,辞官,居终南山草堂寺。未几,起为杭州司马。牒诉敲扑,心甚厌之。买田园在虎丘下。为耽深癖,泉石少幽,移家来隐衡山,自号“衡岳幽人”。弹琴读《易》,登高望远,神意泊然。初无宦情,怀箕、颍之志①。尝曰:“余少尚神仙,且未能去。友人畅当以禅门见导,余心知必是,未得其门。”诗更高雅,于才子中,名响铮铮。与处士京兆柳中庸、大理评事张芬友善唱酬。初来长安诗名大振时令公子郭暧尚升平公主贤明有才延纳俊士端等皆在馆中暧尝进官大宴酒酣主属端赋诗顷刻而就曰:“青春都尉最风流,二十功成便拜侯。金距斗鸡过上苑,玉鞭骑马出长楸。熏香荀令偏怜小,傅粉何郎不解愁。日暮吹箫杨柳陌,路人遥指凤凰楼。”主甚喜,一座赏叹。钱起日:“此必端宿制,请以起姓为韵。”端立献一章日:“方塘似镜草芊芊,初月如钩未上弦。新开金埒看调马,旧赐铜山许铸钱。杨柳入楼吹玉笛,芙蓉出水妒花钿。今朝都尉如相顾,愿脱长裾逐少年。”作者惊伏。主厚赐金帛,终身以荣。其工捷类此。集三卷,今传于世。
(节选自《唐才子传·李端》)

译文
    李端,赵州人,他是李嘉祐的侄儿。李端少年时住在庐山,跟随皎然读书,得佛家清静虚无的要旨,对僧人极为敬仰。大历五年,他登进士第,授职秘书省校书郎。李端因为自己瘦弱多病,就辞去官职,住在终南山草堂寺。不久,又被启用任杭州司马。整天面对诉讼用刑,他心中十分厌倦。于是在虎丘山下购置了田园。因为他深深的沉溺于以往的癖好中,觉得此地溪泉山丘不够深幽,就搬家到南岳衡山隐居,自称“衡岳幽人”。在这里他弹琴,读《周易》,登上高山眺望远方,神情意态恬静安详。当初李端并没有做官的欲望,他向往隐士生活。曾说:“我少年崇尚修仙学道,暂时未得前去。朋友畅当就用佛门来引导我,我心知必然如此,只是未得其门而入。”李端的诗高雅,在“大历十才子”中名声响亮。他和处士京兆人柳中庸、大理评事江东人张芬交往密切,相部互以诗赠答。李端当初来长安时,诗名大振高。当时郭令公的儿子郭暧娶升平公主为妻,郭暧贤明有才,招揽了不少杰出的文士,李端等人都在他的门下。郭暧曾有一次升了官,举行盛大宴会,在酒喝得酣畅之时,公主嘱咐李端作诗,不一会儿李端诗成,写道:“青春都尉最风流,二十功成便拜传侯。金距斗鸡过上苑,,玉鞭骑马出长楸。熏香荀令偏怜小,傅粉何郎不解愁。日暮吹箫杨柳陌,路人遥指凤凰楼。”公主十分高兴,在座的人都赞赏感叹。钱起说道:“这首诗一定是李端事先准备好的,现在请用我的姓作韵脚再作一首。”李端立即又献上一首,写道:“方塘似镜草芊芊,初月如钩未上弦。新开金埒看调马,旧赐铜山许铸钱。杨柳入楼吹玉笛,芙蓉出水妒花钿。今朝都尉如相顾,愿脱长裾逐少年。”在场作诗的人们既惊讶又佩服。公主赏给他很多黄金和绸缎,李端终身以此为荣。他作诗就是像这样又精美又迅速。李端有诗集三卷,流传至今。

《唐才子传·李端》    

猜你喜欢

  • 独车汛

    在今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北独车。清有千总驻防。

  • 大潭

    即今福建建阳县治。《三国志吴书贺齐传》:东汉建安八年(203),贼洪明等屯汉兴,“吴五六千户别屯大潭,邹临六千户别屯盖竹”,即此。《清一统志建宁府》 引《县志》,谓“相传古闽越王筑城于此以拒汉,下瞰溪潭,因名”。

  • 東周(春秋)及諸侯紀年 干支戊午 公元前723年

    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 都 廟 號 謚 號 建 元 年號年次 輔 政 者 備 注 東周 姬宜臼 洛邑  平王  48   魯 弗湟 曲阜  惠公  46  卒 齊 祿父 營丘  釐公  8   晉 郤 絳  鄂侯  元  孝侯子 秦    文公  43   楚 通 丹陽  武王  18   宋 和

  • 尔朱敞

    北周、隋朝官员。字乾罗。北秀容(今山西朔县西北)契胡(羯胡),尔朱氏。司徒、博陵王尔朱彦伯子,※尔朱荣族子。北魏普泰二年(532),父被诛,初,随母养于宫中。年12,出宫逃至长孙氏家。后诈为道士,变姓名,隐嵩山(一作嵩高山),略涉经史。数载后西奔长安,受宇文泰礼遇,拜大都督、行台郎中,封灵寿县伯。迁通直散骑常侍,转车骑大将军,进爵为侯。北周保定(561—565)中,迁使持节,进爵为侯。北周保定(5

  • 白石粲

    源见“宁戚饭牛”。又《古诗源.〈饭牛歌〉之二》:“沧浪之水白石粲,中有鲤鱼长尺半。敝布单衣裁至骭,清朝饭牛至夜半。黄犊上坂且休息,吾将舍汝相齐国。”后因用以代称《饭牛歌》。明吴本泰《帝京篇》:“梦想黄金台,来歌白石粲。”【词语白石粲】   汉语词典:白石粲

  • 布民可汗

    见“阿史那土门”(1231页)。

  • 王世贞授刑部主事,与李攀龙定交,共倡复古之论。

    入吴维岳等诗社。《艺苑卮言》卷七:余“十八(1543)举乡试,乃间于篇什中得一二语合者。又四年(1547年)成进士,隶事大理,山东李伯承烨烨有俊声,雅善余,持论颇相下上。明年为刑部郎。同舍郎吴峻伯(维岳)、王新甫(宗沐)、袁履善(福征)进余于社。吴时称前辈,名文章

  • 读音:Kā【音】 古音克(Kè)(60)。【源】 或系清满洲人姓所改(62),今羌族亦有此姓。亦见《中华姓府》(63)。现行罕见姓氏。今新疆之塔城有分布。《新编千家姓》收载; 《姓氏词典》 引 《新元史》亦载,未详其源。元代有喀瓦惕、喀塔施。

  • 邢让

    【生卒】:1427—1471明山西襄陵人,字逊之。正统十三年进士,授检讨。景泰元年疏请迎上皇(英宗)。成化二年迁国子祭酒,督诸生读经,痛惩谒告之弊,忌者甚众。五年擢礼部右侍郎。七年竟以在国子监用会馔钱事坐死,赎为民。有《辟雍稿》、《国子监志》。

  • 宗源瀚

    【生卒】:1834——1897 字湘文。江苏上元(今南京)人。光绪中,历官浙江湖州、宁波知府至署杭嘉湖道、温处道、规划治理太湖溇港,兴新安江水利。中法战争及中日甲午战争时,筹治海防。著有《浙江舆图》。 【生卒】:1834—1897 【介绍】: 清江苏上元人,字湘文。少佐幕,镇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