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文言译文>《北齐书·王琳传》

《北齐书·王琳传》


北齐书
原文
    王琳,字子珩,会稽山阴人也。少好武,遂为将帅。琳果劲绝人,又能倾身下士,所得赏物,不以入家。平景之勋,与杜龛俱为第一,恃宠纵暴于建业。王僧辩禁之不可,惧将为乱,启请诛之。琳亦疑祸,令长史陆纳率部曲前赴湘州,身径上江陵。及至,帝以下吏,而廷尉卿黄罗汉、太府卿张载宣喻琳军。陆纳等及军人并哭对使者,莫肯受命。梁元遣王僧辩讨纳,纳等败走长沙。是时湘州未平,江陵公私恐惧,人有异图。纳启申琳罪,请复本位,永为奴婢。梁元乃锁琳送长沙。时纳兵出方战,会琳至,纳等投戈俱拜,举军皆哭,乃降。 
    梁元性多忌,以琳所部甚众,又得众心,故出之岭外,后为魏围逼,乃征琳赴援。琳师次长沙,知魏平江陵,已立梁王察,乃为梁元举哀,三军缟素。陈霸先既杀王僧辩,以侍中司空征,琳不从命,将图义举。陈霸先遣将侯安都、周文育等诛琳,逆战于沌口,琳执钺而麾之,禽安都、文育。 
    及陈霸先即位,琳乃辅庄次于濡须口。陈遣安州刺史吴明彻江中夜上,将袭湓城。琳大破之,琳兵因东下,侯填拒之。时西南风忽至,琳谓得天道,将直取扬州。比及兵交,西南风翻为填用。琳兵放火燧以掷船者,皆反烧其船,为陈军所杀殆尽。及军败,琳寻与庄同降邺都。孝昭赐琳玺书,令镇寿阳,其部下将帅悉听以行。 
会陈将吴明彻来寇,帝敕领军将军尉破胡等出援秦州,令琳共为经略。琳谓破胡曰:“吴兵甚锐,宜长策制之,慎勿轻斗。”破胡不从,遂战,军大败,琳单马突围,仅而获免。还至彭城,帝令便赴寿阳。陈将吴明彻进兵围之堰淝水灌城昼夜攻击从七月至十月城陷被执百姓泣而从之。 
    琳少任将帅,虽无学业,而强记内敏,屡经丧乱,雅有忠义之节。及败,为陈军所执,其下将领多琳故吏,争来致请,并相资给。明彻由此忌之,恐其为变,杀之。时田夫野老,莫不为之獻欷。 
(节选自《北齐书·列传·卷三十二》,有删改) 

译文
    王琳,字子珩,是会稽山阴人。少年时好武力,于是做了将帅。王琳果敢强劲超过一般人,又能谦恭地对待贤士,所得到的赏赐的物品,不把它们拿到家中。平定侯景的功劳,(王琳)和杜龛俱列第一,凭借得宠在建业放纵各种暴行。王僧辩不能禁止他,害怕他们将作乱,启奏请求杀了他。王琳也担心会有祸患,命令长史陆纳率军队前去湘州,自己直接到江陵。到达后,皇帝将王琳交司法官吏审讯,而廷尉卿黄罗汉、太府卿张载宣读皇帝诏令并晓谕王琳的军队。陆纳和其他军中的人一起哭着面对使者,没有人肯接受诏命。梁元帝派遣王僧辩征讨陆纳,陆纳等战败逃到长沙。这时湘州未平定,江陵的官民恐惧,人们有谋反的意图。陆纳启奏申说王琳没有罪过,请求恢复原来的官位,自己愿意永远做奴婢。梁元帝就押着王琳送往长沙。当时陆纳的军队出来正要作战,适逢王琳到来,陆纳等人扔掉武器一起跪拜,全军都哭了,于是投降。 
    梁元帝生性多猜忌,因王琳部属很多,又得众人之心,所以放逐(王琳)到岭外。后来梁元帝被魏围困,就征召王琳前来救援。王琳的军队驻扎在长沙,知道魏平定了江陵,已经立了梁王萧察,就为梁元帝高声哭号哀悼,三军穿上丧服。陈霸先杀了王僧辩之后,以侍中司空的职位征召王琳,王琳不听从命令,将谋划起义。陈霸先派将领侯安都、周文育等讨伐王琳,王琳在沌口迎战,王琳拿着钺指挥军队,抓获了侯安都、周文育。 
    等到陈霸先即位,王琳就辅佐萧庄在濡须口驻扎。陈霸先派安州刺史吴明彻在夜间逆江而上,将偷袭湓城。王琳大破吴明彻,王琳的军队向东而下,侯填率军抵御王琳进犯。当时西南风忽起,王琳称是得天道,将要直接攻取扬州。等到双方交兵,西南风翻转为对方所用。王琳的军队点燃火炬用以掷向敌船,火都返回来烧了自己的船,(士兵们)几乎都被陈霸先的军队杀光了。等到军败,不久王琳与萧庄一起投降邺都。孝昭帝赐给王琳玺书,命令他镇守寿阳,他的部下将帅全都听从他的行动。 
适逢陈将领吴明彻入侵,孝昭帝命令领军将军尉破胡等出兵救援秦州,让王琳共同进行谋划。王琳对尉破胡说:“吴明彻的军队非常精锐,应当从长计议,千万不要轻易作战。”尉破胡没有听从,于是出城交战,军队大败,王琳独自骑马突围,仅自己一人得以免死。回到彭城,皇帝命令他立即奔赴寿阳。陈将吴明彻进兵包围他,在淝水筑堤以水灌城,(吴明彻)昼夜攻击,从七月至十月,城池被攻陷王琳被抓,百姓流着眼泪跟随他。 
    王琳年轻时任将帅,虽然没有学问,但记忆力惊人,心思敏捷,多次经历战乱,素来有忠义的节操。到失败时,被陈军抓获,(吴明彻)手下的将领多数都是王琳的旧吏,争相来请求,并给予资助。吴明彻因此嫉妒他,害怕有变故,杀了他。当时百姓没有谁不为他唏嘘的。 

《北齐书·王琳传》    

猜你喜欢

  • 亮寨长官司

    元置,属思州安抚司。治所即今贵州锦屏县南亮司。明洪武三年 (1370) 改为八万亮寨长官司。永乐元年 (1403) 复改亮寨长官司,属贵州卫。后属黎平府。清以后废。 元置,治今贵州省锦屏县南。属思州安抚司。明洪武初改八万亮寨长官司,旋复名亮寨长官司。属辰州卫。寻属靖州卫。

  • 吉朗吉卫

    见“结剌吉卫”(1784页)。

  • 锡喇盐池

    在今新疆伊吾县西盐池乡。清宣统 《新疆图志》 卷71: 锡喇盐池 “即沙拉淖尔。《三州辑略》 云: 天山行至巴里坤之东曰盐池山,今曰于黑格山。《新疆图说》: 哈密城东北二百余里盐池水,源出黑格山,东南流三十余里经达子沟入锡喇淖尔”。

  • 孙星衍受知于彭元瑞,入阳湖县学第九名附学生员。

    据张绍南《孙渊如先生年谱》卷上。

  • 桑木垭

    即今贵州习水县东桑木镇。明万历二十八年 (1600) 征播州杨氏,永宁土官率兵二千扼守于此。清代为桑木丫场。1932年设镇。 在今贵州省习水县南桑木场。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征播州杨氏,永宁土官率兵二千扼守于此。

  • 葱岭守捉

    唐开元中于喝盘陀置,为安西都护府边戍。即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唐开元年间置于喝盘陀,为安西都护府边戍。

  • 下蔡

    源见“东墙窥宋”。指贵族萃集之地或美人众多之所。南朝 梁江淹《水上神女赋》:“遍览下蔡之女,具悦淇上之姝。”【词语下蔡】   汉语词典:下蔡

  • 蜀山湖

    在今山东汶上县南三十五里运河东岸,跨济宁市及汶上、嘉祥二县地。《清一统志 兖州府一》: 蜀山湖 “以湖中有蜀山,故名”。

  • 兀鲁思罕

    明代蒙古朵颜卫领主。成吉思汗部将※者勒蔑(折里麦、济拉玛)后裔,朵颜卫都督革兰台第六子。受明封都指挥佥事。嘉靖(1522—1566)间,因部属入扰明境,受长兄影克责罚,此后与明朝关系友好。万历二年(1574),兄董忽力入掠喜峰口,奉明命劝止。三年,拒绝借兵与侄长昂攻明,并密告明边将为备。不久,长昂兵败逸归,弟长秃被俘。偕长昂至明边关请罪,长秃获释。万历四年后,与明朝反目,屡助长昂等攻明辽东地区,多

  • 先知先觉

    《孟子.万章上》:“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后以“先知先觉”称对事物发展的认识早于一般人的人。孙中山《民权主义》三讲:“先知先觉是发明家,后知后觉是宣传家,不知不觉是实行家。” 并列 知,认识;觉,觉悟。指对事物认识、觉悟比一般人都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