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文言译文>《淳于髡》

《淳于髡》


史记
原文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不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语在《田完世家》中。

  威王八年,楚大发兵加齐。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车马十驷。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王曰:“先生少之乎?”髡曰:“何敢!”王曰:“笑岂有说乎?”髡曰:“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傍有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祝曰:‘瓯窭满篝,汙邪满车,五穀蕃熟,穰穰满家。’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镒,白璧十双,车马百驷。髡辞而行,至赵。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楚闻之,夜引兵而去。

译文: 

  淳于髡是齐国的一位入赘女婿。身高不足七尺。为人滑稽,能言善辩,屡次出使诸侯国,从未受过屈辱。齐威王在位时喜好说谜语,彻夜陶醉于酒宴,不理政事,将国事委托卿大夫。文武百官也荒淫放纵,各国都来侵犯,国家危在旦夕。身边近臣不敢进谏。淳于髡用隐语劝谏说:“国中有大鸟,落在大王庭院里,三年不飞又不叫,大王猜这是什么鸟?”齐威王说:“这只鸟不飞则已,一飞就直冲云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就诏令全国七十二县长官来朝奏事,奖赏一人,诛杀一人;又发兵御敌,诸侯十分惊恐,都把侵占的土地归还齐国。齐国的声威竟维持三十六年。这些话都记载在《田完世家》里。

  齐威王八年(前371),楚国派大军侵齐,齐王派淳于髡出使赵国求援,让他携带礼物黄金百斤,驷马车十辆。淳于髡仰天大笑,将系帽的带子都笑断了。威王说;“先生是否嫌礼太少?”淳于髡说:“怎敢嫌少!”威王说:“那你笑,难道有什么说辞吗?”淳于髡说:“今天我从东边来时,看到路旁边有个祈祷田神的人,拿着一个猪蹄,一杯酒,却祈祷说:‘高地上收获的谷物盛满篝笼,低田里收获的庄稼装满车辆;五谷繁茂丰熟,米粮堆积满仓。’我看他拿的祭品很少,而祈求的东西太多,所以笑他。”于是齐威王就把礼物增加到黄金千镒、白壁十对、驷马车百辆。淳于髡告辞,立刻出行,来到赵国。赵王拨给他十万精兵,一千辆包有皮革的战车。楚国听到这个消息,连夜退兵。

《淳于髡》原文和翻译    

猜你喜欢

  • 朽索

    源见“朽索驭马”。指令人危惧之事或危惧之心。唐魏徵《论时政第二疏》:“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明张居正《应制题画马》诗之一:“非缘爱物图神骏,要识兢兢朽索心。”【词语朽索】   汉语词典:朽索

  • 读音:jiè【源】 见《姓苑》(15,21,60)。【布】 浙江余姚(389)、普陀(297)、上海(92)、江苏武进(314)、安徽淮南(362)、台湾花莲(64,68,261)、陕西城固(383)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黑龙江省之嫩江县,山西之太原、忻州,浙江之余姚、椒江,福建之邵武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中文大字典》 转引 《姓苑》亦收载,未详其源。

  • 膝行

    用膝盖行走;跪着前进。表示十分敬畏。《庄子.在宥》:“广成子南首而卧,黄帝顺下风膝行而进。”《史记.项羽本纪》:“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 乌林答晖

    金大臣。本名谋良虎。其先居海罗伊河(今黑龙江汤原县境伏尔基河),后徙居上京(今黑龙江阿城县)。女真族。乌林答氏。金世宗昭德皇后(即明德皇后)兄。天眷(1138—1140)初,充护卫,以捕完颜宗磐、完颜宗嶲功授忠勇校尉,迁明威将军。从完颜宗弼(即兀术)攻宋,迁广威将军。历殿中侍御史、蒲速碗群牧使、特满群牧使。正隆六年(1161),金世宗即位,任中都(今北京市)兵马都指挥使。迁都点检,兼侍卫亲军副都指

  •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终:死。及:古特指弟弟继承哥哥的王位。 父亲死了,儿子继位:哥哥死了,弟弟继位。 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度。在王位继承问题上,父传与子.无子,则兄传与弟。语出《史记.宋微子世家》:“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天下通义也。”《汉书.武五子传.燕刺王旦》:“天子使使

  • 沈如筠

    【介绍】:唐代诗人。润州句容(今属江苏)人。生卒年不详。玄宗开元、天宝间人,官至横阳县主簿,与著名道士司马承祯友善。能诗,殷璠汇次其诗入《丹阳集》。著有传奇《异物志》三卷、《古异记》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三》有著录,今已佚。《全唐诗》存诗四首、断句四句。事迹见《新唐书·艺文志四》“《包融诗》注”、《唐诗纪事》卷一五、《嘉泰吴兴志》卷一六。

  • 博平县

    ①西汉置,属东郡。治所在今山东茌平县西北肖王庄乡西南王菜瓜村西二里。三国魏属平原国。北魏属平原郡。隋属清河郡。唐贞观十七年(643) 省入聊城县,天授二年 (691) 复置,属博州。北宋景祐四年 (1037) 徙治宽河镇 (今茌平县西博平镇)。元属东昌路。明、清属东昌府。民国初属山东东临道。1925年属东昌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1956年撤销,并入茌平县。②北魏改博县置,为泰山郡治。治所即今山

  • 计过自讼

    《论语.公冶长》:“吾未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后以“计过自讼”谓检讨自己的过错而内心自责。《明史.舒芬传》:“芬丰神玉立,负气峻厉,端居竟日无倦容,夜则计过自讼。” 连动 为自己的过错深感不安而自责。语本《论语公冶长》:“吾未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明史

  • 刘晃

    【介绍】:一作刘冕,误。尉氏(今属河南)人。曾官连州刺史。开元十一年(723)任司勋郎中,后历给事中、秘书省少监、太常少卿。《全唐诗》存诗1首。

  • 宣抚司

    官署名。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始于秦州置川陕京西湖北路宣抚处置使司,简称宣抚司,以张浚为宣抚处置使,许以便宜行事,询访民间疾苦。绍兴元年(1131),以淮南守臣多阙,又于淮南置司。二年,又于扬州置。又有荆湖广南路宣抚司、福建江西路宣抚司。多以现任执政为宣抚使,或置副使佐之。属官有参谋官,参议官,机宜干办公事等。掌宣布威灵、抚绥边境及统护将帅、督视军旅之事。元朝于西南地区置绍熙、永顺、平缅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