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文言译文>《隋书·皇甫绩传》

《隋书·皇甫绩传》


隋书
原文
    皇甫绩,字功明,安定朝那人也。绩三岁而孤,为外祖韦孝宽鞠养。尝与诸外兄弈棋,孝宽以其惰业,督以严训,愍绩孤幼,特舍之。绩叹曰:“我无庭训,养于外氏,不能克躬励己,何以成立?”深自感激,命左右自杖三十。孝宽闻而对之流涕。于是精心好学,略涉经史。
周武帝为鲁公时,引为侍读。武帝尝避暑云阳宫,时宣帝为太子监国。卫剌王作乱,城门已闭,百僚多有遁者。绩闻难赴之,于玄武门遇皇太子,太子下楼执绩手,悲喜交集。乱定,帝闻而嘉之,迁小宫尹。
    隋开皇元年,出为豫州刺史,寻拜都官尚书。后数载,转晋州刺史,将之官,稽首而言曰:“臣实庸鄙,无益于国,每思犯难以报国恩。今伪陈尚存,以臣度之,有三可灭。”上问其故,绩答曰:“大吞小,一也;以有道伐无道,二也;纳叛臣萧岩,于我有词,三也。陛下若命鹰扬之将,臣请预戎行,展丝发之效。”文帝嘉其壮志,劳而遣之。及陈平,拜苏州刺史。
    高智慧等作乱江南,州民顾子元发兵应之,因以攻绩,相持八旬。子元素感绩恩,于冬至日遣使奉牛酒。绩与子元书曰:“曩者伪陈独阻声教江东士民困于荼毒皇天辅仁假手朝廷聊申薄伐应时瓦解。金陵百姓,死而复生,吴、会臣民,白骨还肉。唯当怀音感德,行歌击壤,岂宜自同吠主,翻成反噬。卿非吾民,何须酒礼?吾是隋将,何容外交?易子析骸,未能相告,况是足食足兵,高城深堑,坐而待强援,绰有余力。何劳踵轻敝之俗,为虚伪之辞,欲阻诚臣之心,徒惑骁雄之志。以此见期,必不可得。卿宜善思活路,晓谕黎元,能早改迷,失道非远。”子元得书,于城下顿首陈谢。杨素援兵至,合击破之。拜信州总管、十二州诸军事。俄以病乞骸骨,诏征还京,赐以御药,中使相望,顾问不绝。卒于家,时年五十二。
(《隋书·皇甫绩传》,有删改)

译文
    皇甫绩字功明,安定朝那人。皇甫绩三岁就成了孤儿,为外祖父韦孝宽所养育。他曾与诸位表兄下棋,韦孝宽因他懒于学业,用严格的训令来督促他。但可怜他年幼丧父,特别原谅他。皇甫绩叹气说:“我没有父母教训,被外祖父抚育,如不克制自己,自我勉励,怎能成人?”他十分感奋,让别人打他三十棍子。孝宽听说此事,对着他流泪。他于是专心致志,一心向学,于经书史书多有涉猎。
    周武帝还是鲁公时,推荐他担任侍读。武帝曾避暑于云阳宫,由太子(即后之宣帝)监国。卫刺王在首都作乱,城门已闭,百官都逃走一空,皇甫绩听到后奋勇赴难,遇皇太子于玄武门,(太子当时避难楼上,)太子特下楼拉着皇甫绩的手,悲喜交集;叛乱平定后,武帝听说了他的事情,并嘉奖了他,升官为小宫尹。
    隋朝开皇元年,出京任豫州刺史,不久任命他为都官尚书。几年后,转任晋州刺史。将去做官,跪拜高祖说:“我实在平庸,又见识浅陋,对国家无益。因此常想冒着危难来报答国家的大恩。现在陈国还在,按我的揣度,有三个条件,可以灭他。”皇上问他缘故,皇甫绩回答说:“大国吞并小国,这是一个理由;正义的国家讨伐不正义的国家,这是第二个理由;接纳叛臣萧岩,对我们来说,就有了攻打它的理由,这是第三个理由。陛下若命勇武的将士(前往征讨),我请求加入军队,出点头发丝那么大的小力。”隋文帝嘉奖他的壮志,慰劳他,然后派遣他去。平定陈国后,任命他为苏州刺史。
    高智慧等人在江南造反,苏州州民顾子元发兵响应,高智慧借助他来攻打皇甫绩。双方相持了八十天。顾子元一向感激皇甫绩的恩典,在冬至日,派人送上牛肉和酒。皇甫绩在给顾子元的信里说:“以前陈朝独自抵抗我朝,江东百姓饱受困苦。好在上天辅助仁德之人,假借我朝之手,进行了一次轻微的讨伐,陈朝当时就土崩瓦解。金陵的百姓,死而复生;吴郡、会稽的臣民,白骨上又生出了肉。你们只应感恩戴德,欢歌庆祝,怎能够自比那些对主人狂叫,并噬咬主人的疯狗?你既然不是我的臣民,何必尽上酒之礼?我是大隋国的将领,怎容与你外交?即便是遇到易子而食、析骸而爨的惨况,也不应相往来,何况你有足够的粮草兵马,又有高城深沟,你只需坐着等待援兵,对付我就绰绰有余了,何必劳你学着轻薄陈旧的风俗,说些虚伪的话,想阻拦我这个忠臣的心,白白地想迷惑我骁勇将士的大志?想用这些来见到你期待的目的(指望我们放了你),那是不可能的。你要好好地想想你的活路,并告知百姓,如能早日改变迷惑的心思,那你们在错误的道路上还不算走得太远。”顾子元得到书信,就在城下叩头认罪。杨素的援兵也到了,合兵打败了叛军。朝廷授皇甫绩为信州总管、十二州诸军事。不久皇甫绩因病请求退休,有诏调他回京,并给赐他御药。宫中的使者去拜见慰问他,络绎不绝,后面派的使者能望得见先前派出来的使者。在家中去世,时年五十二岁。

《隋书·皇甫绩传》    

猜你喜欢

  • 题车

    同“题舆”。南朝 陈徐陵《在北齐与宗室书》:“邦君伫德,宁无挂榻之思;州将钦风,应有题车之命。”

  • 刘弘一纸书

    《晋书.刘弘传》载:晋惠帝宰相刘弘,勤于政事,凡兴废之事,皆亲自过问,并详细地写出意见,指示下级妥善处理,“所以人皆感悦,争赴之。咸曰:‘得刘公一纸书,贤于十部从事。’”后以“刘弘一纸书”尊称他人来函。唐 皮日休《宏词下第感恩献兵部侍郎》诗:“空惭季布千金

  • 杨崇

    代(郡治今山西大同)人。本姓尉迟。仕北周位仪同大将军,镇恒山。自结于隋文帝。尉迟迥起兵。崇因与迥同族,遂自囚,遣使赴长安请罪。隋初,封秦兴县公。从军攻突厥,战死。坚以其子义臣为皇从孙。史籍书崇姓杨。(,参见《北史》)

  • 蒋允仪

    【生卒】:?—1642 【介绍】: 明常州府宜兴人,字闻韶。万历四十四年进士。授桐乡知县。天启初擢御史。后金兵破广宁,力劾兵部尚书张鹤鸣失地罪。会议红丸事,请尽夺方从哲官阶、禄荫。后累有论劾,忤魏忠贤,出为湖广按察副使,旋削籍。崇祯初起御史,劾魏党王绍徽。官至右

  • 灵鸟山

    一名鸺山。又名凤凰山。简称凤山。在今安徽休宁县西二里。《寰宇记》卷104休宁县:“本吴孙权之所置也。按《吴图》云,吴割歙县西川分置休阳县,在此县之西二里杨村东三里灵鸟山上。”《舆地纪胜》卷20徽州:灵鸟山“在休宁县西二里。尝有凤出于此”。《方舆纪要》卷28休宁县“万安山”条下:凤山“高三十仞。一名灵鸟山。址方顶平,下临孔道,相传为旧县治”。

  • 乌库理

    【生卒】:?——1665 姓札库塔。玛尔当图之子。袭父世职,累进一等阿达哈哈番,拖沙喇哈番。历官兵部理事、大理寺卿、漕运总督、盛京将军。崇德时从伐明,略山东、锦州地,克济南、松山。顺治初年入关,从征太原、陕西、湖广、江西、四川等地。顺治五年(1648)讨叛将姜瓖,在宁

  • 察素齐

    即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驻地察素齐镇。民国 《归绥厅志建置志》 有察素齐镇。“察素齐”,蒙古语意为造纸者。

  • 引。

    其文曰:“蜕之生于今二十四年……伏腊不足于糗粮,冬夏常苦于皲湿。然而因时著书满十卷,自谓不得于今,必有得于后。……谨贡旧投刺书一卷,以其最近于情,杂歌诗共二卷,,以其颇有逸事。”(见《全唐文》卷七八九)嗣后,蜕复有《复崔尚书书》,盖亦本年所作。

  • 廧咎如

    春秋时赤狄的一支。亦作牆咎如、将咎如。春秋初年,居牧于晋国西北(一说即今山西石楼县北),以黄河为界,居河东,河西居白狄。周惠王二十二年(前655),被白狄击败,其2女叔隗、季隗被俘,被献与在白狄避难的晋公子重耳(晋文公)。重耳娶季隗,重耳臣赵衰娶叔隗。因不堪白狄和晋国的夹击,举部东迁,进入卫国境,在今河北省东南部漳河流域的魏县、大名县一带居牧。周定王十九年(前588),遭到晋却克和卫孙良夫的联合进

  • 下卿

    爵名。或称“亚卿”、“次卿”。周朝诸侯国卿爵分上、中、下三等,下卿为卿爵最低等。参见“中卿”。官名。周代天子和诸侯都设卿,分上卿、下卿。《春秋公羊传·襄公十一年》:“古者上卿下卿上士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