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对
指诗句中不用典故的对偶。唐人作诗,用言对者不胜枚举。
指诗句中不用典故的对偶。唐人作诗,用言对者不胜枚举。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俗称库鲁克札萨克旗。雍正三年(1725),封多罗贝勒额璘沁达什子达玛璘色布腾为札萨克一等台吉,建旗。下设2佐领。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乾隆四十七年(1782),赐世袭。牧地在布喀河源、沙尔诺尔之西。东至色尔柯克达巴,南至察罕陀罗海,西至萨尔鲁克,北至库尔鲁克。今属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
读音:Wùtánbóshùlǜ【源】 金时女真人姓。周春《姓谱》作〔兀里坦孛术律〕(71)。
读音:Húdū《姓氏词典》 引 《晋书》 收载,“晋有胡都大博。”未详其他。
在今云南腾冲县北。《方舆纪要》 卷118腾越州: 明光山 “在州西北一百二十里。上有银矿、铜矿”。
同“江翻海沸”。明 吴承恩《二郎搜山图歌》:“江翻海搅走六丁,纷纷水怪无留踪。” 见“江翻海沸”。明吴承恩《二郎搜山图歌》:“~走六丁,纷纷水怪无留踪。”
官署名,东汉后期置,掌侍从小吏勤杂人员。《后汉书·百官三·少府》:“章和以下,中官稍广,加尝药、太官、御者、钩盾、尚方、考工、别作监,皆六百石,宦者为之。”
在今江西铅山县南。《寰宇记》 卷107信州铅山县: “又有铜宝山,连桂阳山,出铜。” 《清一统志 ·广信府一》: 铜宝山 “在铅山县西南七里。旧名杨梅山,一名七宝山。下有银平坑,石窍中胆泉涌出,浸铁成铜。天久晴,有矾可拾。宋建隆三年置铜场,久废”。古山名。又称七宝山、杨梅山。在今江西省铅山县西南。因产铜而得名。北宋建隆三年(962年)于此山置铜场。
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又前礼部尚书苏公出为益州长史,白于路中投刺,待以布衣之礼。因谓群寮曰:‘此子天才英丽,下笔不休,虽风力未成,且见专车之骨。若广之以学,可以相如比肩也。’四海明识,具知此谈。”苏公谓苏颋,本年二月出为益州长史,已见前。
唐人。工画山水杂物。
书湖阴先生壁作者:王安石文 本译 文原 文文 本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茅檐长扫静无苔。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 花木成畦手自栽。 庭院外一条小河护卫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座青山推开门,送来青翠的山色。 两山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