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陵
唐代宗李豫陵墓。在今陕西省富平西北檀山。包佶有《朝拜元陵》诗。
唐代宗李豫陵墓。在今陕西省富平西北檀山。包佶有《朝拜元陵》诗。
《新唐书.裴宽传》:“宽不以苞苴(音bo j,本为馈赠之物,引申指贿赂)污家,不敢自欺,故瘗之(瘗,音y,埋葬。之,指代鹿)。” 《渊鉴类函.施馈三》:“唐景云(睿宗年号,七一〇一七一一)中,韦诜休曰登楼,见人有瘗藏者,访诸吏曰:‘参军裴宽居也。’吏与偕来,诜问
《梁书•刘孝绰传》说:“大同五年,卒官,时年五十九。孝绰少有盛名,而仗气负才,多所陵忽,有不合意,极言诋訾。领军臧盾、太府卿沈僧杲等,并被时遇,孝绰尤轻之。每于朝集会同处,公卿间无所与语,反呼驺卒访道途间事,由此多忤于物。孝绰辞藻为后进所宗,世重其文,每作
山名。(1)指今四川西部雪山。《新唐书吐蕃传》:建中四年(783),唐蕃会盟约云:“剑南尽西山、大渡水。”(2)指太行山。《汉书沟洫志》王横曰:“禹之行河水,本随西山下东北去。”(3)指今山西永济市首阳山。《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隐居首阳山不食周粟,“作歌,其辞曰
晋.干宝《搜神记》卷七:“初,汉元、成之世,先识之士有言曰:‘魏年有和,当有开石於西三千余里,系五马,文曰“大讨曹”。’及魏之初兴也,张掖之柳谷有开石焉。始见於建安,形成於黄初,文备於太和。周围七寻,中高一仞。苍质素章,龙马、麟鹿、凤皇、仙人之象,粲然咸著。”汉代元帝、成帝时,曾有先识之士预言魏晋代兴之事。所谓“魏年有和”是大致点明开石成文的时代,“和”当隐指“太和”。所谓“系五马”者,概隐指司马
即今四川江津市东南贾嗣镇。清光绪 《江津县志》 卷2: 贾嗣场 “距城九十里”。
【生卒】:647—735 【介绍】: 唐道士。洛州温人,字子微。法号道隐。事潘师正,传习辟谷道引术。遍游名山,止于天台山,自号天台白云子。武则天、睿宗时曾迎入京。玄宗开元时又两次召至都,令于王屋山置坛室以居。善篆、隶,书法自成一体,号“金剪刀书”。以三体写《老子》
春秋时齐国人。不挠富贵,不避死亡,犯颜进谏,乃为大谏之官。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二《槐西杂志二》:“余校勘秘籍,凡四至避暑山庄:丁未以冬、戊申以秋、己酉以夏、壬子以春,四时之盛胥览焉。”
宋徽宗十八子。累封信王。靖康元年(1126),金军破东京(今河南开封)。次年,被金军俘去,中途逃匿真定(治今河北正定)境,为马扩、赵邦杰迎至五马山砦(在今河北赞皇),奉立为主,号令两河抗金忠义。后砦被攻破,不知所终。或说与徽宗同居金国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一说马扩所
【介绍】: 东汉太原人。与同郡王霸为友,后为楚相,子为郡功曹。霸连征不仕。遂令子奉书于霸。 【令狐子伯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