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著
想着。王建《宫词一百首》之三十八:“恐见失恩人旧院,回来忆著五弦声。”
想着。王建《宫词一百首》之三十八:“恐见失恩人旧院,回来忆著五弦声。”
又作“声名扫地”。声名:名声。狼藉:杂乱不堪。指名誉很坏。尹壮图(?-1808年),字楚珍,昆明人。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进士。授礼部主事(以文牍为主)。累升至内阁学士。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尹壮图向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帝)又上奏说:地方上各总督、巡抚名誉很坏,
化:变化。指人生从婴儿到少壮、老年、死亡的四大变化。《列子.天瑞》:“人自生至终,大化有四:婴孩也,少壮也,老耄也,死亡也。” 主谓 人的一生,有四次大的变化。语本《列子天瑞》:“人自生至终,大化有四:婴孩也,少壮也,老耄也,死亡也。”[例]每个人都难免~。△
字叔预,义僖弟。位至司徒谘议参军。时论认为,悰与弟义敦、义安,为人远逊义僖。(,参见《北史》)
在今河北赤城县西南。《明一统志》卷5万全都司:红石山“在龙门卫城东五里。上产红石,可供玩好”。因名。
即今广西宾阳县西南思陇镇。清乾隆四十三年 (1778) 置巡司于此。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宾阳县西部。面积101平方千米。人口2.3万,8%为壮族。镇人民政府驻思陇圩,人口 1000。 清置思陇巡检司于此。1950年设乡,1959年改公社,1962年改区,1968年复公社,1984年改乡,1994年置镇。
读音:zuó hé【源】 关西羌人有昨和氏(9,12,60)。【变】 后改为和氏(78)。【布】 北周时关中蒲城一带多此姓(78)。历史上关西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 《姓氏考略》亦收并注云: “关西羌人有昨和氏。”“关西”,当指函谷关以西之地,今陕、甘二省。后或改为单姓“和”。见《中国人的姓名·羌族》。
旧区名。1949年由天津市设置,治今天津市东部塘沽。因辖塘沽、大沽得名。原属河北省,1949年划归天津市。1952年改名塘沽区。
借指丧失知音。清王士禛《阅先兄西樵故书泣赋》诗: “痛恨人琴今已矣,牙生从此竟摧弦。”参见:○高山流水 【检索摧弦 ==>】 古籍全文检索:摧弦 全站站内检索:摧弦
读音:Xiānglìng【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91)。《中国姓氏大全》 引 《新编千家姓》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云: “现代罕见复姓”,未详其源。或音xiànglìng。
源见“鲲鹏展翅”。喻大展宏图,建立功业。元 张弘范《赴大名路任》诗:“鹏翼垂天今日志,马头洒泪故乡情。” 【检索鹏翼垂天 ==>】 古籍全文检索:鹏翼垂天 全站站内检索:鹏翼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