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有了过错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常用以鼓励人们勇于改过。语出《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清.汤斌《汤子遗书》卷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鲁迅《伪自由书.“以夷制夷”》:“现在失掉几个国土,使一些负有自信天才的国家栋梁学贯中西的名儒,居然都肯认错,所谓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有了过错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常用以鼓励人们勇于改过。语出《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清.汤斌《汤子遗书》卷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鲁迅《伪自由书.“以夷制夷”》:“现在失掉几个国土,使一些负有自信天才的国家栋梁学贯中西的名儒,居然都肯认错,所谓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又作鸡鸣山。在今安徽合肥市西北。《新唐书·食货志三》:建中时,“李纳、田悦兵守涡口,梁崇义搤襄、邓,南北漕引皆绝,京师大恐。江淮水陆转运使杜佑(议)……疏鸡鸣冈首尾,可以通舟,陆行才四十里,则江、湖、黔中、岭南、蜀、汉之粟可方舟而下”。即此。在今安徽省合肥市西北,肥水所经。唐建中四年(783年)李纳叛,断淮西运道,杜佑议凿鸡鸣冈以通南北漕运,即此。《新唐书·食货志》:“江淮水陆转运使杜佑以秦、汉运
【生卒】:?—1863清湖南善化人,字念园。道光九年进士,咸丰间镇压番民、回民。官至陕甘总督。有《贻芬书屋诗文集》。
指一点点长处,很小的长处。宋.欧阳修《乞补馆职札子》:“故钱谷刑狱之吏,稍有寸长片善为人所称者,皆已擢用之矣。”亦作“寸善片长”。宋.陈亮《复吴叔异》:“虽然,今之君子何暇及此!寸善片长,辄欲与圣贤参列,豪杰争长,何暇争百世事业乎!” 见“寸善片长”。宋欧
所著《海岱志》半未成。《南齐书•文学传》之《崔慰祖传》说崔慰祖病卒于遥光反时,“ 慰祖著《海岱志》,起太公迄西晋人物,为四十卷,半未成。临卒,与从弟纬书云‘常欲更注迁、固二史,采《史》《汉》所漏二百余事,在厨簏,可检写之,以存大意。《海岱志》良未周悉,可写
【生卒】:1003—1058 【介绍】: 宋应天府虞城人,字伯庸。仁宗天圣五年进士。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宋夏战事起,历任陕西体量安抚使、泾原路安抚使,于边防部署、将帅任用,多所建白。后为权三司使,奏止增收民房租及夔州盐井岁课。仁宗皇祐三年升枢密副使,务裁抑侥幸。至
一作“黄粱梦”。表现人生荣辱盛衰如梦的思想。唐代李泌《枕中记》:“开元十九年,道者吕翁于邯郸邸舍中值少年卢生,自叹其困,翁操囊中枕授之曰:‘枕此,当令子荣适如意。’生于寐中,娶清河崔氏女,举进士,登甲科,官河西陇右节度使,寻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掌大政十年,封赵国公,三十余年出入中外,崇盛无比,老乞骸骨,不许,卒子官。欠伸而寤,初主人蒸黄粱为馔,时尚未熟也。吕翁笑谓曰:‘人世之事,亦犹是矣!
在今河北隆尧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5唐山县:光泰冈“在县(按治所在今隆尧县西南尧山乡)西二里。广一里,袤数里。相传光武破李育于此”。
在今海南省琼海市东北烟塘镇福石岭管区泗村。唐、宋为乐会县治。《清一统志琼州府二》“乐会故城’ 条引 《广东通志》 称: “唐 (乐会) 县治黎黑村,在今会同县东。”
见“空心汤圆”。叶圣陶《外国旗》:“他等了半天,末了吃个~。”
即笮桥。又名夷星桥。在今四川成都市西南南河上。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益州西南两江有七桥,“西上曰夷里桥,亦曰笮桥”。《寰宇记》卷72益州华阳县:“笮桥去州西四里。亦名夷里桥。”即“笮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