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邑:古代区域单位,九夫为井,四井为邑,邑方二里。 只有十来户人家的小地方,里面也必定有忠诚信实的人。 表示忠信之士,随处都有。语出《论语.公冶长》:“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汉书.武帝纪》:“元朔元年冬十一月诏曰:‘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并行,厥有我师。’”《后汉书.郎?传》:“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率土之人,岂无贞贤?”唐.刘知几《史通.人物》:“抑又闻之,十室之邑,必有忠信,而斗筲之才,何足算也?”明.徐咸《西园杂记》下:“四妇女者,视死如归,凛不可犯。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信夫!”


主谓 形容处处都有贤人忠士。语出《论语·公冶长》:“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褒义。多用于称赞人才辈出的时代。→十步之内,必有芳草。也作“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词语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成语:十室之邑,必有忠信汉语词典: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猜你喜欢

  • 梅花处士

    同“孤山处士”。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四五:“牡丹绝色三春暖,岂是梅花处士妻?”【词语梅花处士】  成语:梅花处士汉语词典:梅花处士

  • 胶东郡

    秦置。治即墨县(今山东平度市东南)。辖境相当今山东胶莱河以东地区。秦楚之际,项羽置国封田市。汉兴,复为郡,文帝置国。景帝三年(前154)国除为郡。四年,分置东莱郡,郡境大为缩小。其后或国或郡不常。参见“胶东国”。 【检索胶东郡 ==>】 古籍全文检索:胶东郡    

  • 夏尚忠

    【介绍】: 宋徽州休宁人,字信卿。幼颖悟端慤,书过目不再读。孝宗乾道间进士。任将作监簿,迁大理丞。知泰州。海贼时发,民罹其害,尚忠率兵除之,海道肃清。召除国子博士,徙著作佐郎,明年称疾致仕卒。 【夏尚忠作品 ==>】 

  • 苏轼《稼说送张琥》

    苏轼原文: 曷尝观于富人之稼乎?其田美而多,其食足而有余。其田美而多,则可以更休,而地力得完;其食足而有余,则种之常不后时,而敛之常及其熟。故富人之稼常美,少秕而多实,久藏而不腐。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亩之田。寸寸而取之,日夜以望之,锄、耰、铚、艾,相寻于其

  • 李溶

    【生卒】:?—840 【介绍】: 唐宗室。穆宗第八子。封安王。授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吏部尚书。及仇士良立武宗,溶被擿以尝欲为太子事,杀之。 【李溶作品 ==>】 

  • 葛州

    唐永徽二年 (651) 置羁縻州,属茂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邛崃山附近地区。后废。

  • 子车奄息

    春秋时秦国人。秦穆公死,以子车氏三子奄息、仲行、鍼虎殉葬。此三人皆秦之良士,国人伤之而作《黄鸟》之诗。

  • 炮制

    中医名词。中药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前必要的加工过程,包括对原药材进行一般整理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如进行火制、水制或水、火共制等。前者一般也称“修治”,后者称“炮炙”。由于中药材大都是生药,其中不少药材必须经过特定的炮炙方法,脱除毒性,加强药效,才能更

  • 镇安土州

    即小镇安州。治所在今广西那坡县。《清一统地镇安府》: 小镇安 “即故镇安峒地,明永乐中分置土州,属思恩府。后废”。

  • 孙见龙

    【介绍】: 清浙江归安人,字叶飞,号潜村,晚号春斋。康熙五十二年进士,由庶吉士改补知县。乾隆初举鸿博未用。后官洪洞知县。归后主滇南五华书院。有《五华纂订四书大全》、《潜村诗稿》。 【孙见龙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