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沟之盟
借指诸侯割据天下的盟约。北周庾信《拟连珠》: “是以黄池之会,可以争长诸侯; 鸿沟之盟,可以中分天下。” ●《史记·高祖本纪》: “项羽恐,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 鸿沟: 古渠名。故道大部循今河南贾鲁河东,由荥阳北引黄河曲折东至淮阳入颍水。东汉后渐淤塞。秦末,项羽、刘邦暂时言和,以鸿沟为界,分割天下。
【检索鸿沟之盟 ==>】 古籍全文检索:鸿沟之盟 全站站内检索:鸿沟之盟
借指诸侯割据天下的盟约。北周庾信《拟连珠》: “是以黄池之会,可以争长诸侯; 鸿沟之盟,可以中分天下。” ●《史记·高祖本纪》: “项羽恐,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 鸿沟: 古渠名。故道大部循今河南贾鲁河东,由荥阳北引黄河曲折东至淮阳入颍水。东汉后渐淤塞。秦末,项羽、刘邦暂时言和,以鸿沟为界,分割天下。
官名。东汉末曹操始置,亦称乘黄厩令。魏、晋因置,七品,隶太仆。职掌皇帝乘舆及御厩诸马。东晋或省。南朝复置,隶太常,掌按皇帝出行的不同规模、用途,保管供给各类车辆。梁为流外官。北齐为乘黄署长官,隶太仆寺,职掌略同。隋、唐、五代因之。隋从八品上,唐从七品下。宋朝存其名而罕除授。辽朝为南面朝官。官名,也称乘黄厩令,东汉末年曹操置,属太仆,掌养御马,为乘黄厩长官,有丞。乘黄为古代神马名,又称飞黄。三国魏置
读音:gōng shí【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鲁悼公之子坚,字公石,其后以字为氏,见《世本》(6,12,17)。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姬姓。(鲁)悼公子坚字公石之后。”此以字为氏,系出姬姓。
在今四川平昌县东北笔山乡。清道光 《巴州志》 卷10载: 嘉庆七年 (1802),白莲教义军张添伦等与清陕安镇总兵激战于此,壮烈牺牲。
宋人。李安忠子。高宗绍兴时为画院待诏。善画花竹、禽兽。
比喻贤士受困。唐韩愈《寒食日出游》诗: “自然忧气损天和,安得康强保天性。断鹤两翅鸣何哀,骥挚四足气空横。” ●《淮南子俶真训》:“世治则愚者不能独乱,世乱则智者不能独治。身蹈于浊世之中,而责道之不行也,是犹两绊骐骥,而求其致千里也。” 骐骥: 骏马,千里马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析咸宁、蓝田、镇安三县地置,属西安府。治所在大山岔(今陕西柞水县北三十里)。嘉庆七年(1802)移治旧县关(今柞水县)。1913年改为孝义县。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析咸宁、蓝田、镇安三县地置,治孝义川(今陕西柞水县北)。属西安府。嘉庆七年(1802年)移治
南朝梁丘迟随临川王萧宏北征,任记室,受命写《与陈伯之书》,劝说叛投北魏的将领陈伯之归降。信中描绘了“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江南故乡春色,是一篇传诵千古的佳作,为后人所称道。张子容《赠司勋萧郎中》:“江山清谢朓,花木媚丘迟。”
【介绍】:春秋时晋国人。悼公弟。悼公三年,会诸侯于鸡泽。干乱其阵行,魏绛戮其仆以惩之。
源见“相濡以沫”。谓给予惠爱。明张居正《吴镜川暨淑人合葬墓志铭》:“与乡人处,恂恂煦濡,不为崖异。”王闿运《王兵备》诗序:“若其艰危,煦濡相从。”【词语煦濡】 汉语词典:煦濡
形容朋友之间非常投合。明汪廷讷《狮吼记赏春》: “自合与老爷情投胶漆,契合金兰。 ” ●《易系辞上》: “同人, 先号啕而后笑。 子曰: 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同心: 谓心意投合。臭:气味。《同人》卦九五爻辞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