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入木三分

入木三分

《说郛》卷八七引唐 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本谓笔力劲健,后借以喻描写或议论深刻。清 赵翼《杨雪珊自长垣归来出示近作叹赏不足诗以志爱》:“入木三分诗思锐,散霞五色物华新。”茅盾《关于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崇祯等候‘讨贼’的捷报,焦急的心情,刻画得入木三分。”


述补 ①形容书法遒劲有力。语出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晋帝时祭以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用于书法艺术。②比喻见解深刻,分析透彻。蔡敦祺《林则徐》(上):“卓大人这词儿是哪儿听来的? 挖苦得可够~!”△褒义。用于剖析说理。→力透纸背 鞭辟入里 铁画银钩 ↔浮光掠影 不着边际 隔靴搔痒。也作“入骨三分”。


解释 分:长度单位,一寸的十分之一。本指书法笔力劲健。后用 来比喻描写或议论深刻。

出处 唐·张怀《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 笔入木三分。”

王羲之,东晋人,我国古代伟大的书法家,后人尊他为“书 圣”。因官至右军将军,世人又称他为“王右军”。他儿子王献之 的书法也很好,人们合称他俩为“二王”。王羲之的书法“飘若浮 云,矫若惊龙”,被誉为“古今之冠”。

王羲之精研多种书法体势,其代表作有楷书《乐毅论》《黄 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 《兰亭序》等等。其中《兰亭序》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传说 唐太宗李世民生前十分珍爱它,死时遗命将其殉葬昭陵,现在世 间所流传的都是它的临摹本。

关于王羲之的传说故事非常多,唐代书法评论家张怀瓘在其 《书断》中记载,东晋皇帝在北郊祭祀时(祭祀时要把祝文写在木 板上,每次更换新的祝 词),命令工匠削除以前的 祝文,而以前的祝文恰是 王羲之书写的,当工匠削 除时,发现其笔迹已经深 入木板,深达三分。又说, 他三十三岁时写了《兰亭 序》,三十七岁时写了《黄 庭经》,刚刚写完,就听见 天空中有人说:“你的书 法连我都感动了,何况尘 世之人呢?”

近义 鞭辟入里

反义 轻描淡写

例句

《红楼梦》对王熙凤这个 人物的刻画,真是入木三分。


猜你喜欢

  • 黄岭镇

    即今浙江萧山市西南黄岭村。《资治通鉴》: 唐中和三年 (883),“刘汉宏分兵屯黄岭、岩下、贞女三镇,钱镠将八都兵自富春击之,破黄岭”。即此。《方舆纪要》 卷92萧山县: 黄岭镇 “在县西南四十八里之黄岭,亦曰黄岩镇”。 (1)古镇名。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西南。唐中和

  • 老成炼达

    同“老成练达”。太平天国洪秀全《设赍奏官诏》:“朕今添封殿前正副赍奏官二员,职同天将,专理进本事务,令表们选举老成炼达元臣保封。” 见“老成练达”。蔡东藩《后汉演义》4回:“适值天下大雨,全军皆混,有几个~的长者,看着兵士带水拖泥,不禁背地长叹道:‘是谓泣军

  • 楚平王

    【生卒】:?—前516 名弃疾,后改名居。共王子。其兄灵王当政时,奉命率兵灭陈、蔡,被任为陈、蔡公,驻兵楚北境。前529年,和公子比等起兵破郢,逼死灵王而即位。初立,恐国人和诸侯反抗,施惠于民,恢复被灭的陈、蔡两国。后宠信费无忌,杀太子傅伍奢及子尚,太子建被迫亡命

  • 吴慎

    【介绍】: 清江南歙县人。字徽仲,诸生。初至无锡,受业于东林书院高世泰。归歙,会讲紫阳、还古两书院,兴起者众。于书无所不读,尤尽心于宋五子书。其学以敬为主,自号“敬庵”。有《周易粹言》、《大学中庸章句翼》。 【吴慎作品 ==>】 

  • 荫生

    参见“荫监”。

  • 计吐六奇

    源见“六出奇计”。称扬谋略多样。唐黄滔《鄜畤李相公》诗:“计吐六奇谁敢敌,学穷三略不须论。”

  • 读音:Xù【源】 见《姓苑》(9,11,15,17)。【望】东鲁(17,418)。【布】安徽淮南(362)、江苏高淳(305)、武进(314)、浙江江山(325)、山东新泰(359)、湖南湘潭(373)、甘肃永昌(392)、台湾新竹、台南(64,68,261)、河北宽城、辽宁阜新、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绪珊,明时四川成都人,永乐举人(15,2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东之鱼台、东平、平邑,辽宁之

  • 力不副心

    见“力不从心”。唐无名氏《阴德传韦判官》:“何幸明灵俯降,但揣微贱,~,苟可施于区区,敢不从命。”

  • 平叔鼻蝇

    参见:青蝇梦

  • 猪觜关

    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三:“熙宁间,东平有名士王景亮者,喜名貌人,后反为人号作‘猪觜关’。世谓恽有‘猪觜关’繇此始。”后以“猪觜关”指任意诬蔑别人的人。金元好问《感事》诗:“且看含血曾谁噀,猪觜关头是鬼门。”【词语猪觜关】   汉语词典:猪觜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