刖
【音】 又音兀(Wù)(17,80)。【源】 春秋时楚国卞和刖足,后因氏,见《姓考》(17,62)。亦见《姓苑》(15,21)。【望】 楚郡(17,418)。
罕见姓氏。《姓氏词典》 收载,其注引 《姓考》云: “楚卞和刖足,后因氏。” 刖,古代一种断足酷刑。卞和,春秋楚人。因献荆山璞玉曾遭刖。(按:受刖刑者皆可以刖为姓,不独卞和,战国时齐有刖跪,未必为卞和之后。)
【音】 又音兀(Wù)(17,80)。【源】 春秋时楚国卞和刖足,后因氏,见《姓考》(17,62)。亦见《姓苑》(15,21)。【望】 楚郡(17,418)。
罕见姓氏。《姓氏词典》 收载,其注引 《姓考》云: “楚卞和刖足,后因氏。” 刖,古代一种断足酷刑。卞和,春秋楚人。因献荆山璞玉曾遭刖。(按:受刖刑者皆可以刖为姓,不独卞和,战国时齐有刖跪,未必为卞和之后。)
《续资治通鉴》卷一三〇:“辛酉,帝御射殿,策试正奏名进士,策问诸生以‘师友之渊源,志所欣慕,行何修而无伪,心何治而克成’。进张孝祥为第一,以下三百五十六人及第至同出身。……丙子,特奏名进士吕克成以下四百三十四人,武举进士郑证等十六人,特奏名二人,授官有差。
后梁朱温赞颂后唐李存勖才干的话。宋代朱熹《资治通鉴.纲目》:“晋王李存勖,攻梁夹寨破之。朱温闻之,惊叹曰:‘生子当如李亚子,克用为不亡矣,至如吾儿豚犬耳。’”亚子:李存勖幼时之名。克用:亚子父。
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 都 廟 號 謚 號 建 元 年號年次 輔政者 備 注 唐 ③李 治 長安 高宗 14 7咸亨元年 閻立本等 三月朔改元 大蒙(南詔) ①蒙細奴邏 巍山 高祖 奇嘉王 22年 在雲南 吐蕃 ②棄芒論芒赞 邏些 20年 論欽陵 吐屯 ①阿史那都支 9年
在广东省化州市中南部、罗江流入鉴江处。市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34平方千米。人口13.7万。南朝梁为罗州与石龙郡、石龙县治。唐为辩州治。宋、元为化州、化州路治。明为化州府、化州治。明正统年间建城。清为化州治。1912年为化县县城。1950年称附城镇。1959年为化州县城,仍称
在今广西马山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111思恩府: 靖远峰 “弘治中,官兵讨岑濬,道出此,登峰以望贼氛,事平,名曰靖远”。
祖镇,临濮令。父元,将作监。朱梁革命,元以宗室惧祸,携涛避地湖南,依马殷,署涛衡阳令。涛从父兄郁仕粱为阁门使,上言涛父子旅湖湘,诏殷遣归京师一补河阳令。后唐天成初,举进士甲科。自晋州从事拜监察御史,迁右补阙。宋王从厚镇郎,以涛为魏博观察判官。岁余,入为起居
见“髀肉”。
【生卒】:?—前662 名同。桓公子。前692年即位。立五年,伐卫。11年,齐内乱,公子纠奔鲁。次年,以兵送公子纠回国争夺君位,被先归国的齐桓公发兵击败,被迫杀纠并送管仲回齐。前681年,与齐桓公会于柯,鲁人曹沫劫齐桓公,逼齐退返所侵占鲁国土地。晚年,其弟庆父、叔牙、
同“瞻前顾后①”。《封神演义》第五三回:“你往我来,遭着兵刃命随倾;顾后瞻前,错了心神身不保。”见“瞻前顾后”。《封神演义》53回:“你往我来,遭着兵刃命随倾;~,错了心神不保。”【词语顾后瞻前】 成语:顾后瞻前汉语词典:顾后瞻前
一作傁。古族名。汉晋时西南夷之一。一说是古代西南地区部分少数民族的泛称。西汉记载中通作“巂”,乃同名异写。主要分布在越巂郡(治今四川西昌市)、朱提郡(治今云南昭通市)及蜀汉时期的建宁郡(治今云南曲靖市)。多与昆明人杂居,习俗亦相同。三国时颇盛,蜀汉与晋皆倚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