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晋阴饴甥会秦伯,盟于王城。
秦伯曰:“晋国和乎?”对曰:“不和。
小人耻失其君而悼丧其亲,不惮征缮以立圉也。
曰:‘必报仇,宁事戎狄。
’君子爱其君而知其罪,不惮征缮以待秦命。
曰:‘必报德,有死无二。
’以此不和。
”秦伯曰:“国谓君何?”对曰:“小人戚,谓之不免;君子恕,以为必归。
小人曰:‘我毒秦,秦岂归君?’君子曰:‘我知罪矣,秦必归君。
贰而执之,服而舍之,德莫厚焉,刑莫威焉。
服者怀德,贰者畏刑,此一役也,秦可以霸。
纳而不定,废而不立,以德为怨,秦不其然。
’”秦伯曰:“是吾心也。
” 改馆晋侯,馈七牢焉。
秦伯曰:“晋国和乎?”对曰:“不和。
小人耻失其君而悼丧其亲,不惮征缮以立圉也。
曰:‘必报仇,宁事戎狄。
’君子爱其君而知其罪,不惮征缮以待秦命。
曰:‘必报德,有死无二。
’以此不和。
”秦伯曰:“国谓君何?”对曰:“小人戚,谓之不免;君子恕,以为必归。
小人曰:‘我毒秦,秦岂归君?’君子曰:‘我知罪矣,秦必归君。
贰而执之,服而舍之,德莫厚焉,刑莫威焉。
服者怀德,贰者畏刑,此一役也,秦可以霸。
纳而不定,废而不立,以德为怨,秦不其然。
’”秦伯曰:“是吾心也。
” 改馆晋侯,馈七牢焉。
《阴饴甥对秦伯》的网友点评
作者介绍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查看作者详细介绍赏析
yīn yí shēng duì qín bó
阴饴甥对秦伯
译文注释
《阴饴甥对秦伯》的诗词大意
十月,晋阴饴甥会见秦伯,在王城订立盟约。秦穆公说:“晋国和睦吗?”回答说:“不和谐。
小人耻失去国君因丧失亲人而悲伤,不怕筹集资金以站养马的。
说:‘一定要报仇,宁可事奉戎狄。
’君子爱护自己的国君,但也知道他的罪,不怕筹集资金以等待秦国的命令。
说:‘一定要报答恩德,有死无二。
’以这种不和谐。
”秦伯说:“国家对你什么?”回答说:“小人忧愁,对他不能幸免;君子宽恕,认为他一定会回来。
小人说:‘我得罪秦国,难道秦国国君回来?‘君子说:‘我知道自己错了,秦国一定回你。
贰却抓住他,服而放弃的,德没有比这更多的了,刑法没有威严的了。
服的怀德,有二心的人畏惧刑罚,这一战役,秦可称霸。
纳而不定,废弃而不立,以德为怨恨,秦国不这样。
’”秦伯说:“这是我的心啊。
”改馆晋侯,赠送七牢了。
*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