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若虚
【生卒】:?-760
绛州太平(今山西襄汾西)人。乾元二年理凤翔府七坊押官剽劫、杀戮案,株连宰相李岘及谢夷甫、崔伯阳等,皆遭罢黜、放逐。贬宾化尉时卒。(186下/4859,参见《新唐书》)
【生卒】:?—760
唐绛州太平人。玄宗天宝末为武功丞,年六十余。肃宗还京师,擢监察御史,以国用大竭,数请征剥天下财。巧傅以法,日月有献,渐见识用。乾元中,以按狱与御史中丞崔伯阳激争,入告于帝,贬伯阳等岭外,罢李岘相,擢若虚御史中丞。由是若虚威震朝列,公卿慑惧。上元元年,以罪贬宾化尉死。
【生卒】:?-760
绛州太平(今山西襄汾西)人。乾元二年理凤翔府七坊押官剽劫、杀戮案,株连宰相李岘及谢夷甫、崔伯阳等,皆遭罢黜、放逐。贬宾化尉时卒。(186下/4859,参见《新唐书》)
【生卒】:?—760
唐绛州太平人。玄宗天宝末为武功丞,年六十余。肃宗还京师,擢监察御史,以国用大竭,数请征剥天下财。巧傅以法,日月有献,渐见识用。乾元中,以按狱与御史中丞崔伯阳激争,入告于帝,贬伯阳等岭外,罢李岘相,擢若虚御史中丞。由是若虚威震朝列,公卿慑惧。上元元年,以罪贬宾化尉死。
官署名。元仁宗延祐四年(1317),由运粮提举司改立。秩从五品,隶兵部,掌两都陆运粮食。设提举二员,副提举一员。官署名。元代设此官署,掌管两都陆运米粮等事,属兵部。至元十六年始设运粮提举司。延祐四年,改称大都陆运提举司。设提举二员,从五品;副提举一员,从七品;吏目一员、司吏六人、委差十人。参看《元史·百官一·大都陆运提举司》、《历代职官表·历代职官简释·大都陆运提举司》。
贡举考试名。又称乡贡、乡举。宋朝各州府每三年考试本地举人,称乡试。进士科由判官主之,诸科由录事参军主之,依解额录取合格人,分甲、乙等,第一名称为解元。乡试合格人可赴省试。金朝州府考试称为府试,其下设乡试,第一名称乡元,乡试合格始赴府试。元朝沿置,为行省、宣慰司一级考试。蒙古、色目人,试经问五条、策一道; 汉人、南人,明经经疑二问、经义一道、古赋诏诰章表内科一道、策一道。中选者各给解据,行省移咨都省
即今四川黑水县。芦花为藏语“落夸”的谐音,意为“倾斜”。1935年《川西边事辑览》附图有“芦花”。1952年置芦花行政委员会,1954年为黑水县驻地。
时郭谏臣任袁州推官,密籍严世蕃诸奸逆不道事,因御史林润上之,严世蕃遂伏法。据《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七一集部别集类二五《郭鲲溟集》提要。按,去年十一月,南道御史林润奏严世蕃、罗龙文网罗盗贼和王直余党,“有负险不臣之志,聚众至四千余人,变且不测。疏入,诏以世蕃、
官名。明太祖吴元年(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置,正五品,以宦官充任,掌司皇宫各门晨昏启闭,关防出入。后改称门正。
【介绍】:懿宗咸通中官桂管观察使,曾游东观山,作诗纪游。此诗收入《全唐诗》。
【生卒】:?——1695 皇太极第十子。历封镇国将军、辅国公。康熙三十四年卒。 【韬塞作品 ==>】
北周天和四年(569)置,属岐山郡。治所在今甘肃灵台县南。隋开皇十六年移于岐山南十里(今陕西岐山县东北五十里),改名岐山县。 古县名。北周天和四年(569年)析鹑觚县南界置,治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北。属岐山郡。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移治今岐山县东北岐山南,改岐山县。
《纲鉴易知录》卷七九:“武功大夫张荣击败金兵于兴化。荣本梁山泊渔人,聚舟数百,以劫掠金人。杜充时尝借补武功大夫,金人南侵,攻之不克。及金兵退,荣袭据通州(治静海县,即今江苏南通市),联舟人兴化缩头湖,作水寨以守。金挞懒在泰州,谋再渡江,欲先破营寨,荣率舟师
清雍正四年(1726)置,在今湖南凤凰县西南六十里黄丝桥。以凤凰山得名。